把孩子當天才一樣欣賞
妹妹的孩子考初中了,老師家長都很緊張。國外的學校是自主命題自主招生。我外甥報考的是重點院校,數千學生報名,只選200人,百里挑一,競爭很激烈。
外甥在班上并不是一個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所以當他的班主任老師聽到他也要報考的消息時,有點不屑,與我妹聊天時,就勸她趕緊給孩子填個二流學校就行了。
妹妹一邊堅持并一邊請了專人輔導孩子,心里卻是忐忑的。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嚴格筆試、復試、面試后,通知下來了,他居然是全年級考上的僅有的兩名孩子之一。老師乍一聽到很不相信:“怎么可能?!”在她心目中一直處于上游的一起去考試的另外三個學生竟然落榜,而她并不看好的孩子卻上了。
妹憤憤不平于老師的偏見,同時也很有感觸:孩子的潛力大人是無法預知的,所以你只能把他當成天才一樣去關注。
事實也是如此。想起咱們當年那些同學中,最有出息的并不是當年成績最好的學生。但當時的老師,甚至于他們的家長又怎么可能想到呢?
看過一篇文章,說有三個這樣孩子:
一個孩子4歲才會說話,7歲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還曾經遭遇退學的命運。
一個孩子曾被父親看成白癡。在眾人的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 孺子不可教也!”
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干,整天只顧打獵、捉耗子,將來怎么辦?”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達爾文。
文章結尾是這樣寫的:“每個孩子都有一座自己的天堂,我們沒能發現它,那是因為我們還缺少一雙智慧的眼睛。”
唐朝詩人杜荀鶴的《小松》這樣道:“自小刺頭深草中,而今自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說的是,有些高大的樹木在其生長期并不高大,有的甚至會被雜草埋沒,直到它長高了以后才會有人去關注它。比如松樹,在幼小的時候,藏在深草里,但誰會發現它呢?只有它長成高大威猛的凌云大樹時,你才知道,而這時候再去贊美已沒有任何意義。
是的,我們都缺少一雙發現的眼睛,那么在發現之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天才一樣來欣賞來關注,并且給他這種氛圍,終有一天,他(她)會長大成才。
退一萬步。既使,有生之年,我們無法看到,那么,我們仍然滿懷期待,因為,姜子牙直到80歲才當上丞相,誰能保證我們的孩子不是呢?!
-
缺失的父愛,對孩子有那三種影響我們對于小孩子來說成長就應該要參與,那么這樣才可以對孩子的身體或者是身心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的,尤其是父親方面父愛無疆,
-
寶寶學爬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每個人都從小慢慢成長過來的,從呱呱墜地后便開始從爬行逐步學會走路和跑步等過程,特別是每當看到寶寶學會爬行是讓家長非常
-
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怕生心理一般寶寶由于年齡偏小,使之日常特別怕陌生人,尤其是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后都會很快的躲到父母身邊,更不要說主動和他人進行正常交
-
日常有哪些食物利于孩子長高現在的社會當中,不管在進行找工作,還是在日常相親的年齡,使之人們都較為看重的是自身身高,每個家長無不希望讓自己的寶寶能夠
-
寶寶不能吃哪些水果水果是一種營養元素非常高的食物,所以日常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對日常的寶寶來說,為之適當的增加些水果攝入給其帶來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