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姐妹的讀書生活
7歲的小雨剛上小學,每天放學后,媽媽開車把小雨從學校接回家。
2歲的妹妹安安常常站在二樓落地窗邊,隔了柵欄和窗玻璃,甜甜地笑,看著媽媽和姐姐停車,走進家門。
說來有趣,安安特喜歡姐姐放學做功課的時間。只要小雨在書桌邊坐下,安安就會笑著撲過來,尖叫著搶走姐姐的書和筆。媽媽只好搬來一張茶幾,鋪上大大的紙張,塞給安安一支筆,讓她自由地涂鴉。只有這樣,安安才能轉移注意力,坐在做功課的小雨身旁自娛自樂。
不過,只要小雨完成書面作業,進入聽課文錄音的程序,安安又不肯安靜了。
媽媽和小雨都認為一年級的語文書很有意思,小雨很喜歡聽語文書的配套磁帶。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安安也表現出對聽錄音的高度熱情。錄音機里一放課文磁帶,安安立馬眉開眼笑。大概是錄音略有問題,每兩篇課文之間會出現一聲“叭——”的響聲,這莫名其妙的一響,被安安捕捉到。姐姐聽課文時跟著朗讀,安安無法做到,但每到此處,她一定會興奮地大叫。將這一聲“叭——”模仿得惟妙惟肖。
安安對姐姐的課本的濃厚興趣,讓媽媽覺得很不可思議。“要知道,”媽媽說,“小雨小時候,我給她聽的可都是兒歌。沒想到,安安還喜歡聽課本。”
“奇怪得很,安安還喜歡看課本,她對課本插圖的興趣超過對繪本的喜愛。”媽媽說到自己的發現,“對于滿版的大圖她往往反應平淡,卻對具有完整形象、清晰輪廓的動物小圖特別喜歡。好像圖畫太大了,她就很難集中注意力,文字里的小插圖倒正合她的心意。”
“她就喜歡小小的圖,沒有顏色都不要緊,”外婆拿出《喜羊羊和灰太狼》卡通故事,里面的小動物圖畫比硬幣大不了多少,“安安完全看不懂故事,可她就是喜歡,好玩得很。”
外婆這么說時,2歲的安安仰著頭,盯著外婆手里的書,甜甜地抿著嘴巴笑。
安安不僅喜歡翻書,她還有個愛好——撕書。姐姐對自己的語文書看得緊,安安無從下手。但等到安安自己閱讀圖畫書時,看見喜歡的書頁,她就興奮地撕下來,揮舞著,展示給家人看。媽媽總是笑著抱怨,“看啊,安安又撕書啦!”不過,好脾氣的媽媽從來不把圖書轉移到所謂安全的地方,撕過的圖書總會被媽媽重新粘貼起來。
“安安撕了,媽媽粘好。安安又撕了。媽媽又粘好!”小雨高興地說,“現在,媽媽給安安買撕不破的書!”
小雨和她的小動物故事
小雨擁有自己的小書房,書房里有書桌和書架,書架上有許多叢書:智慧豐富的《十萬個為什么》、生動怪趣的《老鼠記者》、美妙可愛的《花格子大象》……
“我沒怎么為孩子們大量購買童書,許多書都是朋友送的。”小雨媽媽介紹說,“不過,我的朋友是專業人士,對童書很有鑒別力。她選的書,無論文字還是繪畫,都很棒!”書架上還有小雨媽媽的朋友創作的圖畫書。這對小雨來說,不僅意味著禮物,更讓她明白書籍的背后還隱藏著寫故事的人,而寫故事的人可以是她熟悉的人,這使她對書籍更多了份親近。
小雨的臥室是朝北間,寒冷的冬天里,她常常睡在爸爸媽媽的大臥室。臨睡前,媽媽給小雨讀小動物童話故事,厚厚的一本本書,耐心的媽媽一頁頁讀來,溫柔的聲音帶小雨進入魔術般的想象世界。聽到精彩之處,小雨會鉆出被窩,和媽媽一起讀上幾行,再鉆進暖和的被窩。睡前的親子閱讀,小雨和媽媽有了獨自相處的時光,而共同經歷故事,更讓彼此產生深刻的認同感和親密感。
花園角落的大籠子里,住著一只雪白的大兔子。小雨說,那是媽媽帶她去買書桌時,家具店的老板送給她的。“剛抱回家時,它還是一只小兔子,現在它長這么大了,小區里有另一兔子想來跟它結婚了!”小雨說。她時不時就要去花園看望她的白兔,拿白菜喂它,觀察它安靜地咀嚼。
這樣的情景讓人想起著名繪本“彼得兔”和它的作者波特,波特小時侯也是個害羞內向的女孩,她收養過很多的小動物,為每個小動物都取了名字,為它們畫畫、寫故事。風靡全球的“彼得小兔”就是基于波特與小動物們相伴的童年經歷才得以誕生的。
小雨喜歡聽以兔子為主角的童話故事,她還喜歡喂養、撫摸她的白兔,和它嬉戲。2歲的安安也喜歡兔子,有時媽媽在白兔腹部綁一根線繩,讓安安像溜狗一樣溜著白兔。正因為此,安安也喜歡有小兔子的圖畫書。
確實,孩子們親近書籍的方式,并不僅僅只有閱讀,當生活的更多元素與書籍密切起來,書籍里的故事與孩子們的生活體驗相重合,閱讀和生活都變得更富有魔力,充滿樂趣。
爸爸媽媽的生活愿景
“讀故事給她們聽,陪她們一起看書,我和孩子都挺開心的,”媽媽說,“我并不在意她倆能在早期閱讀中學到多少書本知識。我們全家的愿望就是,兩個寶貝能健康快樂成長,生活得幸福。”
擁有影視碩士學歷、曾在著名網站擔任娛樂主編的小雨媽媽,如今與家人居住在遠離鬧市區的浦東張江,完全告別了曾充斥著狗仔隊與明星八卦的生活。多年前,她置身時尚娛樂圈,曾深為自己的性格、價值觀與職業需求產生沖突而苦惱。希臘哲學有句名言:“了解你自己,控制你自己,獻出你自己。”正是經過了不斷的自我認識,認真地尋求心聲,小雨媽媽在經歷兩次職業調整后,她認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及熱情所在是家庭。
撫養孩子們時,尤其是安安出生后,小雨媽媽的許多愛好——專業愛好、個人發展的愛好、社會愛好,都退居到了次要的位置,她選擇了將孩子和家庭置于重中之重,在孩子的童年階段對她們傾注所有的精力和情感。
值得高興的是,她的選擇得到了丈夫的堅定支持。小雨的爺爺奶奶早已過世,事業有成的小雨爸爸曾深為“欲養親,親不在”而感遺憾。如今,外公外婆搬來同住,妻子與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共享天倫之樂時的情景打動了小雨爸爸的心,年富力強的他甚至很樂意展望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
“我完全有能力為自己、為家庭創造足夠的財富,我并不指望有一位雄心壯志的兒子為了事業而遠離我們,只用金錢來表達孝心。”小雨爸爸說,“我只期望等我們老了,女兒們能有自己的幸福生活,還能像我妻子對待她的父母一樣,常常來看看我們,陪我們翻翻書,說說心里話。我想,這會是我們人生莫大的慰藉。”
輕松愉快的閱讀,恬靜和美的生活,兩個女孩和她們的白兔,正勾勒著這個家庭通往美好愿景的藍圖。
2歲的妹妹安安常常站在二樓落地窗邊,隔了柵欄和窗玻璃,甜甜地笑,看著媽媽和姐姐停車,走進家門。
說來有趣,安安特喜歡姐姐放學做功課的時間。只要小雨在書桌邊坐下,安安就會笑著撲過來,尖叫著搶走姐姐的書和筆。媽媽只好搬來一張茶幾,鋪上大大的紙張,塞給安安一支筆,讓她自由地涂鴉。只有這樣,安安才能轉移注意力,坐在做功課的小雨身旁自娛自樂。
不過,只要小雨完成書面作業,進入聽課文錄音的程序,安安又不肯安靜了。
媽媽和小雨都認為一年級的語文書很有意思,小雨很喜歡聽語文書的配套磁帶。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安安也表現出對聽錄音的高度熱情。錄音機里一放課文磁帶,安安立馬眉開眼笑。大概是錄音略有問題,每兩篇課文之間會出現一聲“叭——”的響聲,這莫名其妙的一響,被安安捕捉到。姐姐聽課文時跟著朗讀,安安無法做到,但每到此處,她一定會興奮地大叫。將這一聲“叭——”模仿得惟妙惟肖。
安安對姐姐的課本的濃厚興趣,讓媽媽覺得很不可思議。“要知道,”媽媽說,“小雨小時候,我給她聽的可都是兒歌。沒想到,安安還喜歡聽課本。”
“奇怪得很,安安還喜歡看課本,她對課本插圖的興趣超過對繪本的喜愛。”媽媽說到自己的發現,“對于滿版的大圖她往往反應平淡,卻對具有完整形象、清晰輪廓的動物小圖特別喜歡。好像圖畫太大了,她就很難集中注意力,文字里的小插圖倒正合她的心意。”
“她就喜歡小小的圖,沒有顏色都不要緊,”外婆拿出《喜羊羊和灰太狼》卡通故事,里面的小動物圖畫比硬幣大不了多少,“安安完全看不懂故事,可她就是喜歡,好玩得很。”
外婆這么說時,2歲的安安仰著頭,盯著外婆手里的書,甜甜地抿著嘴巴笑。
安安不僅喜歡翻書,她還有個愛好——撕書。姐姐對自己的語文書看得緊,安安無從下手。但等到安安自己閱讀圖畫書時,看見喜歡的書頁,她就興奮地撕下來,揮舞著,展示給家人看。媽媽總是笑著抱怨,“看啊,安安又撕書啦!”不過,好脾氣的媽媽從來不把圖書轉移到所謂安全的地方,撕過的圖書總會被媽媽重新粘貼起來。
“安安撕了,媽媽粘好。安安又撕了。媽媽又粘好!”小雨高興地說,“現在,媽媽給安安買撕不破的書!”
小雨和她的小動物故事
小雨擁有自己的小書房,書房里有書桌和書架,書架上有許多叢書:智慧豐富的《十萬個為什么》、生動怪趣的《老鼠記者》、美妙可愛的《花格子大象》……
“我沒怎么為孩子們大量購買童書,許多書都是朋友送的。”小雨媽媽介紹說,“不過,我的朋友是專業人士,對童書很有鑒別力。她選的書,無論文字還是繪畫,都很棒!”書架上還有小雨媽媽的朋友創作的圖畫書。這對小雨來說,不僅意味著禮物,更讓她明白書籍的背后還隱藏著寫故事的人,而寫故事的人可以是她熟悉的人,這使她對書籍更多了份親近。
小雨的臥室是朝北間,寒冷的冬天里,她常常睡在爸爸媽媽的大臥室。臨睡前,媽媽給小雨讀小動物童話故事,厚厚的一本本書,耐心的媽媽一頁頁讀來,溫柔的聲音帶小雨進入魔術般的想象世界。聽到精彩之處,小雨會鉆出被窩,和媽媽一起讀上幾行,再鉆進暖和的被窩。睡前的親子閱讀,小雨和媽媽有了獨自相處的時光,而共同經歷故事,更讓彼此產生深刻的認同感和親密感。
花園角落的大籠子里,住著一只雪白的大兔子。小雨說,那是媽媽帶她去買書桌時,家具店的老板送給她的。“剛抱回家時,它還是一只小兔子,現在它長這么大了,小區里有另一兔子想來跟它結婚了!”小雨說。她時不時就要去花園看望她的白兔,拿白菜喂它,觀察它安靜地咀嚼。
這樣的情景讓人想起著名繪本“彼得兔”和它的作者波特,波特小時侯也是個害羞內向的女孩,她收養過很多的小動物,為每個小動物都取了名字,為它們畫畫、寫故事。風靡全球的“彼得小兔”就是基于波特與小動物們相伴的童年經歷才得以誕生的。
小雨喜歡聽以兔子為主角的童話故事,她還喜歡喂養、撫摸她的白兔,和它嬉戲。2歲的安安也喜歡兔子,有時媽媽在白兔腹部綁一根線繩,讓安安像溜狗一樣溜著白兔。正因為此,安安也喜歡有小兔子的圖畫書。
確實,孩子們親近書籍的方式,并不僅僅只有閱讀,當生活的更多元素與書籍密切起來,書籍里的故事與孩子們的生活體驗相重合,閱讀和生活都變得更富有魔力,充滿樂趣。
爸爸媽媽的生活愿景
“讀故事給她們聽,陪她們一起看書,我和孩子都挺開心的,”媽媽說,“我并不在意她倆能在早期閱讀中學到多少書本知識。我們全家的愿望就是,兩個寶貝能健康快樂成長,生活得幸福。”
擁有影視碩士學歷、曾在著名網站擔任娛樂主編的小雨媽媽,如今與家人居住在遠離鬧市區的浦東張江,完全告別了曾充斥著狗仔隊與明星八卦的生活。多年前,她置身時尚娛樂圈,曾深為自己的性格、價值觀與職業需求產生沖突而苦惱。希臘哲學有句名言:“了解你自己,控制你自己,獻出你自己。”正是經過了不斷的自我認識,認真地尋求心聲,小雨媽媽在經歷兩次職業調整后,她認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及熱情所在是家庭。
撫養孩子們時,尤其是安安出生后,小雨媽媽的許多愛好——專業愛好、個人發展的愛好、社會愛好,都退居到了次要的位置,她選擇了將孩子和家庭置于重中之重,在孩子的童年階段對她們傾注所有的精力和情感。
值得高興的是,她的選擇得到了丈夫的堅定支持。小雨的爺爺奶奶早已過世,事業有成的小雨爸爸曾深為“欲養親,親不在”而感遺憾。如今,外公外婆搬來同住,妻子與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共享天倫之樂時的情景打動了小雨爸爸的心,年富力強的他甚至很樂意展望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
“我完全有能力為自己、為家庭創造足夠的財富,我并不指望有一位雄心壯志的兒子為了事業而遠離我們,只用金錢來表達孝心。”小雨爸爸說,“我只期望等我們老了,女兒們能有自己的幸福生活,還能像我妻子對待她的父母一樣,常常來看看我們,陪我們翻翻書,說說心里話。我想,這會是我們人生莫大的慰藉。”
輕松愉快的閱讀,恬靜和美的生活,兩個女孩和她們的白兔,正勾勒著這個家庭通往美好愿景的藍圖。
相關文章
-
缺失的父愛,對孩子有那三種影響我們對于小孩子來說成長就應該要參與,那么這樣才可以對孩子的身體或者是身心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的,尤其是父親方面父愛無疆,
-
寶寶學爬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每個人都從小慢慢成長過來的,從呱呱墜地后便開始從爬行逐步學會走路和跑步等過程,特別是每當看到寶寶學會爬行是讓家長非常
-
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怕生心理一般寶寶由于年齡偏小,使之日常特別怕陌生人,尤其是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后都會很快的躲到父母身邊,更不要說主動和他人進行正常交
-
日常有哪些食物利于孩子長高現在的社會當中,不管在進行找工作,還是在日常相親的年齡,使之人們都較為看重的是自身身高,每個家長無不希望讓自己的寶寶能夠
-
寶寶不能吃哪些水果水果是一種營養元素非常高的食物,所以日常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對日常的寶寶來說,為之適當的增加些水果攝入給其帶來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