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嚴”不能蒙蔽父愛
嚴父慈母。這是對我們中國家庭父母的最為常見的評價了。特別是在古代,嚴父慈母更是很常見。父親對孩子要求嚴格一些,嚴厲一些,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壞毛病,這本沒有什么錯。可是父親再嚴也不能蒙蔽了自己對孩子深深的愛!
有的父親太嚴厲了,孩子會怕,這樣孩子在父親面前就表現得很聽話,父親看到孩子這么聽話,自然非常高興。可是,在他們得意地認為自己的“嚴”發揮了作用 時,卻不知道,因為“嚴”,他們對孩子的愛被蒙蔽了。很多孩子可能覺得父親不愛自己,從心底里對父親有一種排斥感。
案例:
何劍的父親有一副令人敬畏的姿態,他經常雙手攏在身后,微微的含著肩,側著頭,蹙著眉。每當他對何劍兄弟表示不滿意時,就會做出這樣的姿態。
父親崇尚“棍棒出孝子”,對何劍和弟弟有很高的期望值。他總是對他們的行為不滿意,大到品行操守、學習成績,小到行為舉止、接人待物,從來是挑鼻子挑眼,教訓不斷。
何劍最怕和父親一起吃飯,因為飯桌上父親經常訓人。如果聽到重重的放下飯碗的聲音,那肯定是父親又發現了誰的毛病,要開始訓話了。如果何劍和弟弟吃飯時吧嗒嘴了,喝粥的聲音太響了,把菜弄到了桌子上,都會被父親訓斥。
至于學習上的事情,父親管得更嚴。每到星期六的晚上,他就把何劍和弟弟叫道跟前,一一檢查他們的作業本。弟弟的學習好,當然很坦然。而何劍卻經常挨訓, 弟弟也跟著“陪葬”,而且一訓就是一兩個小時。弄得弟弟經常求何劍,“大哥,你就不能把作業寫好一點嗎?免得讓我陪你遭罪。”何劍又羞又愧,自然作業也就 一次比一次寫得好了。
父親還經常體罰何劍和弟弟,但是即使受皮肉之苦,也比聽父親說教好,什么“頭懸梁、錐刺股”,什么“鑿壁偷光”,什么“融四歲,能讓梨”都是何劍和弟弟在挨訓的時候學會的。
挨訓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何劍和弟弟因此對父親多有怨言,總認為父親不愛他們,他們還期盼父親不在家,盼望自己快快長大,好脫離他的管束。而母親卻總是對他們說,“父親是為了你們好,打了你們他的心里也疼”,而何劍和弟弟卻不理解。
每當孩子犯了錯誤,許多父親就忍不住指出孩子的毛病,或者發脾氣,甚至打孩子。種種呵斥和叫喊,以及恐嚇和侮辱性的言語都會深深傷透孩子的心。這還會使孩子不知所措,變得誠惶誠恐,因為他覺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父親揪出來訓斥一頓。
當孩子不能忍受父親的嚴厲管教時,便會頂撞、反抗,這又導致父親更嚴厲的責罵。結果不少孩子出現了逃避、對抗或離家出走的現象。因為孩子在家沒有地位, 沒有發言權,還動不動就要受到父親的訓斥,到學校心情又不好,聽不進去課,作業完成不了,還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多方面的原因使一些沒有自控力的孩子開始逃 避現實,容易流向社會去尋找自由,開始逃課、上網、打架,甚至會接觸社會不良青年走上犯罪道路。
-
缺失的父愛,對孩子有那三種影響我們對于小孩子來說成長就應該要參與,那么這樣才可以對孩子的身體或者是身心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的,尤其是父親方面父愛無疆,
-
寶寶學爬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每個人都從小慢慢成長過來的,從呱呱墜地后便開始從爬行逐步學會走路和跑步等過程,特別是每當看到寶寶學會爬行是讓家長非常
-
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怕生心理一般寶寶由于年齡偏小,使之日常特別怕陌生人,尤其是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后都會很快的躲到父母身邊,更不要說主動和他人進行正常交
-
日常有哪些食物利于孩子長高現在的社會當中,不管在進行找工作,還是在日常相親的年齡,使之人們都較為看重的是自身身高,每個家長無不希望讓自己的寶寶能夠
-
寶寶不能吃哪些水果水果是一種營養元素非常高的食物,所以日常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對日常的寶寶來說,為之適當的增加些水果攝入給其帶來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