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緩解產后不適癥的方法
產婦生完寶寶,身體發生了生理變化。產后3天出現一些不適癥狀,這是新媽媽及時減輕不適感,心里更塌實。
應對原則:適量活動,早解小便,母乳喂養,避免受涼。 陰道出血:胎兒娩出以后,胎盤從子宮壁剝離排出體外,同時子宮蛻膜脫落,血液、壞死的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產后前3天在正常情況下,除了第一天出血量多一些。從第二天開始,陰道出血量會明顯減少,與月經量相仿。為減少產后出血,要早排尿、早活動。
一般在產后4小時開始排尿。產后6小時可下床適量活動。或者輕輕按摩下腹部,以促進子宮收縮。母乳喂養也是促進子宮恢復、減少產后出血的辦法之一,所以提倡母乳喂養。 下腹部陣痛:胎兒娩出后,胎盤排出體外。子宮縮小,子宮底降至臍下一指水平,以后每日下降1~2指。相當一部分產婦對這種變化感覺不明顯。但有些產婦在產后第一天給嬰兒喂奶時,由于子宮收縮得比較強烈,會感覺到下腹部陣痛,這屬于正常現象。
會陰傷口疼痛:因部分初產婦會陰擴張性較差或者胎兒過大等原因需要行會陰側切術。即使無會陰側切,胎兒在通過陰道、會陰時也會對局部組織造成一些損傷。所以,為了減少疼痛,局部可熱敷。采取側臥位能緩解疼痛。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止痛劑。 排尿困難:產后尿量明顯增多,有些產婦由于對會陰傷口疼痛有一定的顧慮而影響排尿。為防止尿潴留,應該早解小便。
如果有排尿困難可坐起排尿,或者用溫水沖洗外陰,或者將水管打開聽著流水聲排尿,必要時可用針灸或藥物幫助排尿。 出汗多:產后早期皮膚排泄功能旺盛,會產生大量的汗液,尤其是夜間更多,這些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于產后一周內會自行消失。此時,需要注意勤更換衣服,避免受涼,并且注意個人衛生。
乳房脹痛:產后2~3天是母乳分泌的過程,為了避免乳房脹痛,所以提倡母乳喂養,及早開奶。應讓嬰兒早吸吮,產后30分鐘內即可哺乳。正確的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乳汁分泌和嬰兒發育,同時可以避免發生乳脹或減輕乳脹現象。一旦出現乳房脹痛,可做局部熱敷,輕輕拍打,將乳汁擠出,并要注意乳房的清潔衛生。
-
明星孕期染發是否靠譜和健康孕期可以染發嗎?孕期染發對胎兒發育有哪些影響?自從懷孕之后很多媽媽都告別了化妝品和美容美甲,但是不是可以美發呢?答案肯定是
-
揭秘“甄嬛娘娘”的獨特育兒經明星如何育兒?通過電視和電影我們會發現,明星家庭的孩子都特別的聰明,乖巧有素質,這讓不少媽媽心生嫉妒,究竟該如何培養自己
-
母嬰護膚品很重要 看明星媽媽如何護其實大家都知道在懷孕期間也是特別的辛苦的,而且這個時候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或者是一些飲食習慣,因為這樣的話才可以
-
時尚辣媽的五大標準 保持充沛的精力新時代的女性生產之后經常被稱之為辣媽,要照顧好寶寶還要兼顧工作于生活,非常的不容易,那么辣媽們要具備哪些素養呢?不是年輕
-
明星媽媽楊童舒育兒經知多少每個媽媽都有一套育兒經,孩子的表現最能給媽媽的教育打分。對于孩子的教育,您是否很滿意?又有些什么困惑呢?對于這些問題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