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寶寶“奶瓶齲”真相
寶寶的牙齒健康一直是爸爸媽媽們非常關心的問題,那么什么原因導致了“奶瓶齲”?媽媽該如何幫助寶寶有效預防“奶瓶齲”呢?
什么叫“奶瓶齲”?
“奶瓶齲”指的是兒童早期齲齒,常見于長期使用奶瓶的寶寶身上,其特征為齲齒主要發生于上頜的門牙和第一乳磨牙,同時與此成為對比的是,下頜的門牙卻很少看到齲齒。
這種蛀牙往往是因為不當的喂食習慣造成飲品中的可發酵醣類長時間滯留在牙齒周圍所致,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都含有不同成分可發酵醣類,經變形鏈球菌利用之后而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脫鈣。
“奶瓶齲”是如何發生的?
寶寶吮吸奶嘴時,牛奶容易直接附著在牙齒表面。此外,寶寶使用奶瓶時還常常邊玩邊喝,從而使肚子飽脹而引起睡意,導致唾液分泌量減少,使得附著在牙齒上面的飲料更難去除。
寶寶含著奶嘴睡覺,無法清理口腔,就會使口腔內腐蝕牙體的細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齒脫鈣、牙冠剝脫,就會形成黑色的殘根或牙渣,從而引發“奶瓶齲”。
罹患“奶瓶齲”危害有多大?
與恒牙相比,乳牙中的有機物多于無機物,因而更容易受到酸的腐蝕。而患了“奶瓶性齲齒”,寶寶不僅會牙疼,嚴重時還可發生牙髓炎、牙周膿腫等并發癥,危害全身健康。
家長對齲齒的誤區
誤區1、齲齒是遺傳
父母患有齲齒,寶寶也會滿口蛀牙,這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不少人甚至認為蛀牙是會遺傳的。
蛀牙不會遺傳,但會通過父母對寶寶的喂食等行為傳播給寶寶,這也是寶寶患上蛀牙的原因之一。下述幾種行為被確認為“有害”:給寶寶用奶瓶喂奶時,父母擔心溫度過高會傷害寶寶,于是先就著奶嘴吮上一口;喂養寶寶時,用自己的餐具喂給寶寶吃;親吻寶寶的嘴巴。
媽媽怎么做:媽媽患有齲齒的要積極診治,以免傳染給寶寶。另外,改變在育兒方面的不良習慣,在親吻寶寶的時候,不妨選擇臉蛋、額頭等部位,這同樣可以跟寶寶進行感情交流。
-
從三個角度來探討,為什么婆媳關系難相處現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很多的一些煩心事,而且家長里短的事情也是各種各樣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每個人都不
-
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婆媳關系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是家庭矛盾的焦點,沒有一個婆婆能把媳婦當做姑娘疼,也沒有一個媳婦能
-
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嗎?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見親人之間的親情是多么的偉大,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
-
寶寶智力遲緩怎么辦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家長無不感到欣喜和滿足,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大腦智力相比和其他同齡孩子有很大差距,使之在分辯正常顏
-
節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節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嗎?最近總是聽一些朋友抱怨,短短的春節幾十天自己巨人胖了十多斤,好不容易瘦下的肌肉有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