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讓寶寶愛上吃飯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給寶寶喂飯,就像一場硬仗,全家齊上陣,連哄帶騙、追著喂、威逼利誘……用盡各種戰術,可仍然難以撬開寶寶的嘴。怎么才能讓寶寶愛上吃飯呢?
讓寶寶自己動手。從1歲開始,寶寶就有了強烈的動手愿望,從內心排斥“飯來張口”。這時父母要做的是給他一把小勺,讓他自己動手。也許他會把飯灑在地上,米粒黏得到處都是,但這個過程是寶寶學習獨立吃飯必須要經歷的,父母要鼓勵、夸獎,這樣他們自己吃飯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培養定時吃飯的習慣。從寶寶兩歲開始,就要培養他們定時定量吃飯的習慣,如果正餐時間不好好吃飯,過了飯點就不讓他們吃了,餓上一兩次,寶寶下次就會乖乖地按時吃飯。定好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絕不能延長到40分鐘。
巧妙利用寶寶的逆反心理。兩三歲的寶寶特別喜歡與父母對著干,因此吃飯時,父母要裝作對寶寶無所謂的樣子,即便他跑來跑去,也別端著飯菜跟在后面,要設法讓寶寶感到自己被忽視了。這種做法比單純的勸說、追趕更有效果。
飯菜換著花樣做。寶寶天生對沒見過的食物感興趣,可以用不同的烹飪方法,或者把食物拼成各種圖案,讓寶寶從直觀上喜歡,以刺激他們的胃口。
營造就餐氛圍。很多家長為了哄寶寶吃飯,讓他們看動畫片、玩會兒玩具,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因此,從寶寶一兩歲開始,就要培養他們吃飯專心的習慣,不開電視、不能邊吃邊玩,保持周圍環境安靜。
花樣主食調腸胃
在寶寶的輔食名單中,主食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光吃白米白面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可以嘗試把各種雜糧花樣搭配,一方面提供更多的營養,另一方面可以調理腸胃,調動寶寶的吃飯興趣。要想做出營養豐富、寶寶喜歡的花樣食物,可以試試以下幾個食譜。
雜糧粥和豆粥。大米、小米、綠豆、紅豆等一起煮粥,再加入一些碾碎的堅果和芝麻,營養豐富,香氣濃郁,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
南瓜牛奶大米粥。準備白米和南瓜各100克,牛奶50克,香油半勺。先把南瓜切塊蒸軟,白米煮成黏粥,加上南瓜、牛奶和少許香油拌勻即可。南瓜富含胡蘿卜素,可以預防維生素A缺乏,牛奶和香油可幫助胡蘿卜素的吸收,適合半歲以上的寶寶。
飄香紫米粥。將芝麻炒香,山楂糕切成碎末。準備一個去核切碎的山楂,把白米、紫米和碎山楂一起煮成軟爛的粥。再把炒過的芝麻剁碎,撒進鍋里攪勻,把粥盛進小碗里,上面堆上切碎的山楂糕,加一點糖桂花或紅糖,可以開胃健身。這款粥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
黑米軟餅。把黑米煮成粥,打成糊狀,面粉和黑米糊混合,加牛奶和水攪勻,再攪入一個雞蛋黃和15克紅糖,放入鍋里攤成蘋果大的小餅。黑米軟餅口感柔軟,富含蛋白質、鈣、鐵等。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
需要提醒的是,煮粥前,米要提前泡一泡,煮粥更軟更黏;用開水煮米,能讓自來水中的氯氣揮發,減少對維生素B1的破壞。
1歲之內少吃蛋清
如果你發現,寶寶在4—6個月大,看到別人吃東西時,小嘴跟著蠕動,則說明可以給寶寶加雞蛋了。加雞蛋從蛋黃開始,將煮熟的雞蛋剝去皮,取蛋黃,開始時只能將1/4個蛋黃用少量水研碎食用,以后逐漸加至1/2個,最后到1個。蛋黃可以拌在米粉中吃,也可以取鮮橙汁一兩勺,做成橙味蛋黃泥,這樣有利于蛋黃內鐵的吸收。初次添加蛋黃時,要觀察寶寶吃過后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
需要注意的是,1歲前不宜吃蛋清。這是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1歲以后的寶寶應蛋黃、蛋白都吃,不可偏食。
-
從三個角度來探討,為什么婆媳關系難相處現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很多的一些煩心事,而且家長里短的事情也是各種各樣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每個人都不
-
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婆媳關系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是家庭矛盾的焦點,沒有一個婆婆能把媳婦當做姑娘疼,也沒有一個媳婦能
-
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嗎?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見親人之間的親情是多么的偉大,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
-
寶寶智力遲緩怎么辦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家長無不感到欣喜和滿足,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大腦智力相比和其他同齡孩子有很大差距,使之在分辯正常顏
-
節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節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嗎?最近總是聽一些朋友抱怨,短短的春節幾十天自己巨人胖了十多斤,好不容易瘦下的肌肉有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