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讓寶寶不那么任性
當下,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寶寶從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所有愛于一身。從小嬌慣,什么事無論對錯都順著孩子的意思去做。孩子小缺乏判斷能力,不知對錯,這時候如果大人也一味慣著,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事事依賴人,用哭鬧解決問題的惡習。那么,如何才能讓寶寶不那么任性呢?
依賴媽媽,用哭鬧解決問題是3-6歲寶寶們的常見表現,而寶寶跟媽媽接觸時間較長,缺乏獨立意識,依賴性太強往往就容易讓寶寶養成這樣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任性的性格。改變這種現象,要從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開始。3-6歲這個年齡段是個很好的行為習慣培養期,孩子又有愛模仿的天性,抓住這一特點對寶寶進行教育是很有效果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任性的表現、心理分析和管教孩子任性的6種方法。
(一)任性的表現
孩子太隨心所欲了,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道理根本行不通。比如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想要,否則就大哭大鬧。相信很多媽媽為此都傷透了腦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這種任性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寬容和嬌縱的結果。比如,父母總是在孩子哭聲的折磨下順從寶寶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緒不穩定,易沖動,經常以執拗發泄不滿,更助長了任性行為。有的孩子不聽話,父母感到無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導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孩子任性的6種方法
1.轉移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物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后,會很快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為規律后,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只要帶孩子去商場,提前就跟他約好:“今天上街買衣服不是買玩具,答應就帶你去。”
3.有意冷落
當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耍賴時,家長要不予理睬,給他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更不要和他討價還價。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沒趣而作出讓步。事后再對孩子做簡單而認真的說明,說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4.榜樣示范
利用孩子喜歡童話故事人物的心理,激發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長可以說:“你不是喜歡鐵甲小寶嗎?他就喜歡吃菠菜。”
5.適當懲罰
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寶寶故意把東西扔到地上,家長可以對他的行為做出批評后,要求他將東西揀起來。如果孩子不服從,則可采取取消購買食物或玩具的承諾,或是“單獨隔離”的懲罰方式。這種懲罰性的措施,會使他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十分堅決。這樣,寶寶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隨著良好環境與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6.注重表揚
在平時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規限孩子的不良習性;另一方面更要關注孩子聽話、不任性的行為,對他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積極的表揚、夸獎。這樣孩子就會懂得什么是大人贊成和允許的,什么是大人反對和制止的。就會知道專由自己的性子來就會受到懲罰,聽話乖巧、不亂發脾氣就會得到表揚和獎勵。
現在很多家長都不懂如何正確去教育孩子,只知一味順著孩子,這樣既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事事依賴人、缺乏獨立自主能力,也讓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任性作風,這對以后孩子的成長都是大大不利的。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上面介紹的如何讓孩子不再任性的方法,各位父母要好好看看。
-
從三個角度來探討,為什么婆媳關系難相處現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很多的一些煩心事,而且家長里短的事情也是各種各樣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每個人都不
-
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婆媳關系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是家庭矛盾的焦點,沒有一個婆婆能把媳婦當做姑娘疼,也沒有一個媳婦能
-
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嗎?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見親人之間的親情是多么的偉大,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
-
寶寶智力遲緩怎么辦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家長無不感到欣喜和滿足,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大腦智力相比和其他同齡孩子有很大差距,使之在分辯正常顏
-
節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節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嗎?最近總是聽一些朋友抱怨,短短的春節幾十天自己巨人胖了十多斤,好不容易瘦下的肌肉有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