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難處源于情感認識差距
自古以來,婆媳關系難處,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之中,還是在育兒方法之上,婆媳之間似乎總會磨出一些火花?墒,婆媳關系到底為什么難處,我們卻沒有仔細思考過,縱使有思考過,也大多流于表面。那么就讓我們從更深的層次來談到一下婆媳關系難處的根源所在吧。只有明確了根源所在,我們才能夠去設法解決一個問題。說到底,婆媳關系難處的根源實際上是一種情感認識的差距。這樣說可能顯得過于專業(yè)了,那么就讓我們來詳細的解釋一下吧。
在家庭關系中,親子關系是一種血緣關系,父母兒女以血脈相連,在以父子軸為核心的中國文化里,親子關系顯得尤為重要。而夫妻關系、兄弟姐妹關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會弱一些。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這些關系是與生俱來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來的。因此,我們對這些關系在情感表達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區(qū)別。
對此,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稱之為“等差之愛”。意思是說,在親子之間、夫妻之間、手足之間都有來自角色身份規(guī)定的情感。這也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說的“應有之情”。不同的關系有不同的倫理規(guī)范,也有不同的情感類型。
此外,拋開身份角色來說,當兩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交往,就會形成恩恩怨怨,以及對于一個人的愛憎好惡。比如說,當我們非常崇敬自己的父親時,除了有一種兒女對父親的敬重之外,還會因為他的個人品德而佩服他,有一種超越親緣身份的評價。這就是“真有之情”。
一般來說,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家庭成員不僅有很近的血緣關系,而且還耳鬢廝磨,朝夕相處,同時具有最切近的應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
當原本沒有親緣關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愛“走進一家門”的時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動的。婚姻不僅帶來了夫妻關系,而且也帶來了一大串家庭關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進了一張關系網(wǎng)當中,需要四面應付。婆媳關系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關系。而對于媳婦來說,婚前與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較少,所以,對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對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員就只有應有之情。
應有之情只是一種根據(jù)角色規(guī)定的情感,例如傳統(tǒng)倫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這種義務之情由于僅僅是義務,很容易讓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婦心里會想,我們之間沒有交情,我不是你從小帶大的,因為結(jié)婚,我就要對你百般照顧,我自己的父母我還沒來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現(xiàn)在這樣我就很不錯了。婆婆心里會想,你在我家里出出進進,就是一家人了,你應該像個兒媳婦的樣子啊!一方強調(diào)真有之情,另一方強調(diào)應有之情,兩方都不滿意。
婆媳雖然是一家人,但是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身份的歸屬,而不是一種情感的歸屬,因為情感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不考慮這個時間問題,就會造成情感認識上的差距,于是矛盾自然也就產(chǎn)生了。媳婦進了家門,從道理上來說就應該是一家人了,但是從人的感情上來講,由于并沒有長時間的接觸和了解,自然不能從心中很快融為一體,如果此時婆婆過于強調(diào)應有之情,那么就會和媳婦的真有之情相沖突,結(jié)果就會產(chǎn)生難以化解的矛盾,所以,要處好婆媳關系,我們就必須要從這個層面進行深入的思考。
-
從三個角度來探討,為什么婆媳關系難相處現(xiàn)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很多的一些煩心事,而且家長里短的事情也是各種各樣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每個人都不
-
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婆媳關系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是家庭矛盾的焦點,沒有一個婆婆能把媳婦當做姑娘疼,也沒有一個媳婦能
-
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嗎?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見親人之間的親情是多么的偉大,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
-
寶寶智力遲緩怎么辦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家長無不感到欣喜和滿足,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大腦智力相比和其他同齡孩子有很大差距,使之在分辯正常顏
-
節(jié)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節(jié)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嗎?最近總是聽一些朋友抱怨,短短的春節(jié)幾十天自己巨人胖了十多斤,好不容易瘦下的肌肉有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