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養出不孝子的三種父母 你是嗎?
為人父母都知道,現在社會的孩子十分難教。作為父母的你就應當注意,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種。
著名心理專家說,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種。孩子潛意識里仇恨、埋怨父母,平時不會表現出來,只有受到某些事情的觸發后才會爆發出來。從廖天野發給《南方都市報》的《致歉信》來看,除工作壓力之外,其與父母教育觀念上的差異、婆媳相處的瑣碎矛盾是他打罵父母的導火索。
專家說,不孝子完全是父母培養出來的。特別是以下幾種類型的父母更容易養出不孝子:
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
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會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動去打別人。特別是孩子在五六歲時被父母影響最深遠。因為五六歲是個體心理成長的關鍵期。
啰嗦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媽媽的心里,失敗的孩子失敗在媽媽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認為父母不值得尊重,進一步就會頂撞父母。
包辦溺愛的父母
父母包辦溺愛,就是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機會、孝順的機會,讓孩子心理變得越來越冷漠。
另外,廖天野迫于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在單位必須要將各種個性和情緒收起來。這種壓抑積壓到一定的程度,必會尋找宣泄的出口。工作中低調而溫和,而面對最親密的家人,卻無法再繼續“自我壓抑”下去。
父母應該學會“裝”
專家說,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可以培養孩子的孝順之心。
培養孩子對弱者的憐憫之心
憐憫弱者與孝順父母其實是一回事。當孩子長大后,父母逐漸老去,也會成為一個弱者。對社會來說,弱者是索取少、奉獻多的一群人,而對孩子來說,父母也屬于索取少、奉獻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窮人的人往往不孝順父母。
專家說,很多人喜歡在孩子面前吹噓自己官大、錢多、關系硬,這樣的人不僅絕對培養不出孝子,還會培養孩子的非道德行為。
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體驗感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醫院,并受到了別人的稱贊,這時就會產生一種良好的道德體驗感,今后還會不斷地做好事。培養孩子的孝順之心同樣如此。所以,父母平時要試著讓孩子為家里做點事,并及時稱贊孩子,這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專家說,父母應該學會“武裝自己”,適當裝病、裝窮。裝病是為了創造讓孩子為父母服務的機會,裝窮是為了創造讓孩子為家里做些事的機會,并體會父母培育自己的艱辛。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