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國父母都如何對孩子講性
性,在中國免不了被蒙上神秘的面紗。然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性的看法相對開放,而他們對孩子的性教育是怎樣進行的呢?各國的父母對低齡兒童的性別差異非常看重,年輕的媽媽們會精心地為孩子挑選男用品、女用品,有時因為顏色花樣的緣故,她們還會不放心地向營業員詢問,生怕搞錯了。
美國眾多的托幼機構里,幼兒的廁所也是分男女的。幼兒到園的第一天,第一課便是認識廁所。幼兒上廁所時老師就會提醒他別走錯了。在一個扎著小辮子女孩坐廁姿勢的圖案和一個男孩坐廁姿勢的圖案的標志下,幼兒們分門進出。廁所里的設施完全按正規男女廁所設計,只不過是小尺寸的而已。不僅如此,為了更便于幼兒識別,有的女廁所的墻、瓷磚還用粉紅色,男廁所則用淺灰色。孩子是好奇的,如男孩跑到女廁所探個究竟,老師一般不批評,只是問他們看清了有什么不一樣。
教男孩要有男人氣,教女孩更細心,是美國父母心中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育兒觀。假如母親送兒子上幼兒園,而孩子哭著纏住媽媽不肯放,媽媽只要對兒子說:“你是男子漢,男子漢是不能哭的。”男孩就會強忍著哭,松開手。
新加坡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
新加坡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加坡的媽媽們會精心地為孩子挑選男用品、女用品,有時因為顏色花樣的緣故她們還會向營業員詢問,這是男裝還是女裝?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嬰,盡管還裹著尿布,卻穿著正式的男裝三角褲。他們的母親說,應該讓他們知道自己是“boy ”。
當孩子學說話時,媽媽們就會把性別告訴孩子。常見新加坡的年輕媽媽告訴懷抱的嬰兒:“你是男孩不是女孩”,“你是女孩不是男孩”,而且經常重復。在孩子學說話時,又教他們學說“i am a boy ”或“i am a girl”。如果你故意對一個小男孩說:“you are a girl。”盡管他還不滿兩歲,他還是會很生氣地大喊:“no!i am a boy !”(不!我是男孩!)
在新加坡的幼兒園,幼兒的廁所也是分男女的,幼兒們分門進出。里面的設施完全按正規男女廁所所設,只是比例縮小而已。幼兒入園第一天,認識廁所便是第一課。男女廁所的門上,分別貼著男女標志。這個標志與公共場所的比較接近。
教男孩要有男子氣,教女孩要細心,是一般新加坡父母心中約定俗成的育兒觀。一次,一位母親送兩歲多的兒子上幼兒園,那孩子哭著粘著媽媽不肯走,這位媽媽用堅定的語氣對孩子說:“不能哭,你是男子漢,男子漢是不能哭的。”果然,那男孩強忍著淚。還有一次,一位女士與兩三個男孩等電梯,電梯門一開,那位女士讓孩子們先進,他們卻不進,其中一個示意說,“ladies first”。
日本幼兒園老師這樣講“性”
學會清潔身體
“太棒了,真讓人高興!”保育員柔聲鼓勵著跨在沖水便器上小便的女孩。
在這間托兒所,孩子從1歲半開始就進行使用便器的訓練。在孩子專用的廁所,放著一大排沖水便器。孩子一入托就通過保育員人盯人的訓練,學習正確使用廁所的方法。幼兒的性教育也就伴隨著清潔身體開始了。
清潔身體包括:手紙的使用方法、擦屁股的方法、內衣的清潔等。比如,女孩子擦屁股必須從前往后擦,而決不能弄反了,否則會引起性器官的炎癥;男孩子不能用剛玩過玩具的手去摸小雞雞,以免“傷害”這個“最重要的地方”;保育員還常提醒父母要為孩子勤換內衣,特別是為那些男孩子,因為不干凈的內衣有可能誘發他們將來的性功能障礙。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