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清胎毒秘方 是否真的靠譜嗎
胎毒是產后急性過敏重癥的俗稱,主要反映為各種皮膚變態反應,例如潯麻疹、泡疹等,這種反映通常出現在有過敏體質或有過敏史的產后媽媽們身上。所以老一輩有祖傳清胎毒秘方,但是這個方法真的靠譜嗎?
“清胎毒”這個詞在廣東地區比較流行。特別是老一輩的廣東人,他們認為廣東的氣候和水質屬于熱性,很熱毒。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清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的皮膚就容易長紅疹。其中最為流傳的一款清胎毒方:一小撮白蓮須加一個雞蛋,三碗水煲成一碗水,快要煲好時加冰糖或紅糖即可。民間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清胎毒”方法,比如綠豆煲老鴿湯、鵝蛋、豆漿等等。
新生兒也有要清胎毒?
很多新生兒一出生,家里的老人就會按每個地方的習俗喂些湯藥,有的喂黃連水,有的喂紅糖水,有的喂大黃加川楝,有的要喂鉤藤水,有的要喂臘梅花,有的要喂珍珠粉。據說這樣可以去胎毒。近期,微博傳出,一名女子的孩子出生四天,為除“胎毒”給喂了黃連水,結果孩子中毒死了。
但據記者了解,有的嬰兒才剛出生一天,就被要求要排毒。實際上,嬰兒患濕疹、毛囊炎、黃疸、結膜炎、胃腸道消化不良等,壓根就不是什么胎毒。所以,擅自喂各種中草藥湯劑“清胎毒”的民間習俗一點也不靠譜。醫生指出,新生兒發育未完全,解毒能力低,有的中草藥很可能就有肝腎毒性,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另外,有先天性蠶豆病的孩子,如果家長貿然給喂食了臘梅花、珍珠粉等,會突然誘發孩子的黃疸,加重病情。
醫學分析
在西醫的角度看來,懷孕期并沒有所謂的胎毒。但是,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食用過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很有可能會將熱毒傳給胎兒,而導致寶寶濕疹。雖然會導致濕疹,但西醫并不建議孕婦食用含有藥物或藥材的食物,例如龜苓膏等使用藥材制造的食品。還是建議孕媽媽在懷孕后期多吃青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這樣就不必使用以上提到的方法去進行刻意的排毒。
雖然,媽媽們都很想寶寶生出來皮膚光滑紅嫩,漂漂亮亮的。可是,孕晚期是孕媽媽經歷千辛萬苦,才等到寶寶快要來到世界的時刻。對于這個時期的飲食和生活安全都需要特別小心和謹慎,否則將會貽害寶寶的健康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
如果前輩向孕媽媽提出類似“清胎毒”等民間方法時,特別是有些偏方是涉及到一些中藥藥材的話。孕媽媽千萬不能輕信這些所謂的偏方,如果自己不能分析是否能食用時,最好先詢問過為自己做產前檢查的醫生,才定奪要不要食用這些偏方。這樣,也可以使用醫生的吩咐,作為推搪前輩要求孕媽媽食用類似的藥材或食物最有力的依據。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