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雙足暖 冬天可以保寶寶平安
天氣寒冷,寶寶的腳是最需要呵護的,因為只要寶寶的雙足暖,那么這個冬天寶寶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
俗話說,寒從腳起,孩子的腳受寒是疾病發生的重要誘發因素。于是,自從發現兒子的不良習慣以來,我除經常督促他更換濕冷的鞋子,穿上干暖的棉鞋外,還天天晚上臨睡前督促他用溫水泡腳,每次泡6~10分鐘,之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腳,然后囑咐他趕快上床進被窩,以防著涼。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后,孩子不僅基本上與感冒“拜拜”,而且他晚上睡得比往常更香、更沉,精神也好多了。
“小兒雙足暖,冬天保平安”,這是防治小兒冬季感冒的至理名言呢!這樣的名言不單對小兒,大人也適用。“睡前燙腳,勝吃補藥”,不信,您試試看。
醫生點評:洗足療法,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中醫治療方法。洗足療法既能促進氣血循環流通,又能消除疲勞、幫助入睡。它在防病治病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對許多慢性病、頑固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有著藥物達不到的效果。這種治療方法既簡單又方便,一般人在家庭中就可以運用,實在不失為一種便民療法。
洗足療法簡單地說就是用水洗足。所用之水包括熱水和藥水兩種。
熱水洗足 每天睡前,取清潔水適量(可用井水、礦泉水、自來水),用鍋加熱至50~60攝氏度。若有適宜的溫泉水則更好。將這些熱水倒進木桶或瓷盆內,浸洗者脫去鞋襪,端正坐好,然后把赤足放在熱水里浸洗,時間每次約10分鐘。每晚睡前浸洗一次。浸洗后,宜盡快上床睡眠,不要讓足部再受冷,則效果較好。在這里要注意的是,水溫不宜過高,要以浸洗者能耐受為度。
藥水洗足 先按醫生處方取好藥,也可根據人們的經驗藥方取藥。然后,將中草藥加水煎成藥液(藥液量根據浸液量需要而定)。藥液煎成后,不宜加清水,以免減低濃度,降低效果。一些不需煎煮的藥物,可用熱水溶解成溶液。以上準備就緒,就將藥液倒進木桶或瓷盆內,待溫度適宜時,赤足浸洗。每天可浸洗1~3次,每次10~15分鐘。
一般來說,熱水洗足對神經衰弱、失眠、遺精早泄、雙足勞累,或全身疲勞、目赤癢痛、足部凍傷、胎位不正等,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對于小兒來說,用熱水洗足,既可促進小兒血液循環,又可調節小兒的陰陽平衡,助其陽氣升發而有利于強身健體、生長發育。
藥水洗足,對于關節炎如足腕踝關節炎、掌趾關節炎、足跟痛、足部跟腱扭傷、脈管炎、足部瘡瘍初起、高血壓病、風火牙痛、小兒腹瀉、頑固性膝踝關節麻木痙攣等,都有較好效果。例如高血壓病,可選用桑葉30克,菊花30克,夏枯草30克,勾藤30克,煎水浸洗足部,每天1~2次。足跟痛,可選用透骨草30克,寬筋藤20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獨活30克,桂枝30克,生姜60克,以上各藥加溫制成藥液,酒餅1個(打碎研細末)沖入藥液中,然后按上面介紹的方法浸水洗足。小兒腹瀉,可用白果樹葉50克,加水煎煮至2000毫升煎液,浸洗雙足,每天1~2次。
在運用洗足療法時,也可配合其他療法同時進行。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