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從六個月開始 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能力
如何才能更好的讓寶寶有自控能力呢?專家說,這還是需要父母從6個月開始教育與訓練。
專家建議,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能力,要從小做起。不到6個月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家長也要開始注意了,這是孩子內心世界不易受關注的階段,也是他最需要心靈看護的階段。孩子啼哭時,家長不要不理不睬,或是嫌煩訓斥孩子。要知道,孩子是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不適、饑餓或需要安撫。家長應該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并經(jīng)常撫觸孩子。雖然孩子還不懂事,但是他能感覺到大人的表情和情緒,所以家長應該充滿關懷和愛意地與其交流,讓孩子感到安全與舒適。
6~12個月大的孩子,就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變化了,若是處于滿足與愉快的心情中,他會自己好好玩,不哭不鬧,而有時則會表達自己的不滿,放聲大哭,急了還可能會握拳蹬腿。在孩子發(fā)脾氣時,家長就要留心觀察,是什么事情使他著急不滿,然后幫助孩子解決。這個時候,家長要盡量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要知道,在這個階段滿足感強的孩子,未來心理素質會更加優(yōu)秀。
12~24個月大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心理能力與情感控制能力顯著提高,個人意志力明顯增強。對于家長來說,這是培養(yǎng)孩子自控能力的好時間,一定要從生活點滴對孩子的一言一行加以引導。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低,情緒也復雜多變,容易與同齡人發(fā)生沖突。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千萬不要縱容孩子去與伙伴們“爭斗”,這樣只會使孩子的自控力越來越差。父母要告訴孩子哪些是對的,要堅持,哪些需要向伙伴們妥協(xié),而不應該用發(fā)脾氣、生氣的方式來解決。
24~36個月大的孩子,一般來講,他們控制沖動與情緒的能力有所提高,尤其他能夠換位思考,更理性地面對事物與人際關系。這時父母可以把孩子當做大人一樣看待,在指導孩子時,也要尊重孩子,讓他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家長再適時指導,但是,只做方向性和原則性的指導,具體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處理,尤其要告訴孩子,面對沖突一定要理性,要把情緒放在一邊,以解決問題為主,這樣就會使孩子心智逐漸成熟。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jīng)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jù)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