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寶寶3歲前爸媽切忌做的事情
3歲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里,孩子慢慢地接觸新鮮事物,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進步。
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中,爸爸媽媽可是重要角色呢,在寶寶懵懂的時候教他知識,陪伴他成長。
0~2個月:沒有親密接觸
0-2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視覺、聽覺,也有痛覺、溫度覺和觸覺,但是還對外界環節的認識和反應還處于萌芽階段,所以無論是餓了還是想媽媽了,寶寶都只會用哭來表達。
有些家長覺得如果寶寶一哭就馬上跑過去抱他,會讓寶寶從小就嬌生慣養,所以會故意把孩子扔在一邊哭。但這樣做,會讓寶寶覺得沒有安全感,感覺不到爸爸媽媽的關愛了,孩子長大后容易變得孤僻。
其實這個月齡的寶寶,大部分感覺器官都已基本發育完全,如果爸爸媽媽把他抱在懷里,撫摸他,他是可以感覺得到的,這樣的親密接觸可以讓寶寶感受到關愛和溫暖。所以寶寶哭鬧的時候,媽媽不妨把他抱起來,看著他跟他說說話,寶寶很快就會平靜下來呢。
3~5個月:學習語言的時候沒告訴他你在干什么
3-5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依依呀呀地學說話了,而寶寶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他們會先有模有樣地學著爸爸媽媽的說話的發音,但很多時候,孩子會說不一定是懂了哦!
寶寶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如果少了父母的引導,是很難學會的。寶寶學會一個詞語的發音之后,爸爸媽媽要告訴他這個詞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時候可以用這樣詞語,這樣寶寶才會記住它。
跟寶寶在一起的時候,要多告訴他你在干什么。比如在喂寶寶吃飯的時候,可以告訴他:“媽媽在喂寶寶吃飯啦,這是飯飯,以后寶寶要是餓了,也可以跟媽媽說‘飯飯’哦!”在幫他穿衣服的時候,跟他說說話,告訴他袖子在哪里,口袋在哪里等等。
6~8個月:不給他找個朋友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爸爸媽媽的陪伴,也需要有同齡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喲!8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對外部環境有所反應了,這段時期,除了爸爸媽媽之外,寶寶需要通過與其他人交流來幫助他提高交際能力。
有時候,父母怕寶寶學壞或出現意外傷害,會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很少帶寶寶出門。寶寶沒有機會接觸新的伙伴,容易變得沉默寡言,而且長大后也不懂得怎么交朋友了。
所以,爸爸媽媽應該積極地想辦法給寶寶創造交朋友的機會,比如周末可以帶寶寶去公園玩,鼓勵他跟同齡的小伙伴打招呼,一起玩游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寶寶也會慢慢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小伙伴和平相處了。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