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母乳喂養會引發黃疸
母乳喂養的好處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你知道嗎?母乳喂養還可引起新生兒黃疸呢!
母乳喂養造成的黃疸有兩種情況,一種稱母乳不足性黃疸,一種稱母乳性黃疸綜合征,前者是不及時喂養或添加了母乳以外的飲品而造成的,后者是與母乳中某些物質有關。
母乳不足性黃疸:因為母乳喂養可以增加腸蠕動,促進胎便排出,而恰恰在胎便中含有大量的膽紅素,如果母乳喂養不足,腸蠕動減慢,勢必導致胎便排出遲緩。胎便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內,就會增加膽紅素的肝腸循環,胎便中的膽紅素就會重新吸收入血,使血中膽紅素水平增高,導致黃疸。
因此,加強母乳喂養,保證乳量充足,在無指征的情況下,盡量少給孩子添加母乳以外的食品,是減少黃疸的最好辦法。
母乳性黃疸綜合征:病因不十分明確,母乳中所含某些激素抑制了參與膽紅素代謝的酶的活性,導致血中膽紅素代謝障礙,使血中膽紅酶增高,導致黃疸。這類黃疸的特點是出現較晚,消退緩慢。停用母乳3~5天,可見黃疸減退。而再重新喂哺后,黃疸會再度出現。
處理此類黃疸應有醫生指導,因為,需要先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病理性黃疸。暫停母乳也是一種辦法,但一定要在停哺期間定時將乳汁排出,以保持泌乳,利于母乳喂養的成功,還可適量地口服葡萄糖水。重者需要醫生指導治療。
注意衛生,喂乳之前應先洗凈雙手;用溫水洗凈乳頭;應選擇母子均舒適的體位; 用食指和中指將乳頭放到孩子嘴里,然后按住乳房。但須注意的是不要讓乳房壓住孩子的鼻孔;在孩子自己不愿意吸吮后,將其小心抱起,在孩子背部輕輕拍幾下,使其排出吃奶時吞進胃里的空氣,以防止孩子溢乳;每次喂乳,兩側乳房都應有一定的吸吮時間,通常先吸一側,然后調換另一側;下次哺乳時則先吸吮另一側,每次都應更換;每次喂乳之后,應及時擠掉乳房內剩余的乳汁;不提倡哺乳前給新生兒加用任何飲品,其中包括糖水或代乳品等。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