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盤點:新手爸媽須知的四大育兒知識
對于育兒,你對此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教您幾招,相信對你這新手爸媽,會有一定的好處的。
1)室內注意開窗通風:當然,不要認為室內就是完美的避風港,注意保持兒童寢室活動場所良好的環境條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特別是長時間生活在門窗緊閉、有暖氣和空調環境下的孩子,空氣不流通,不利小兒的健康。
2)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在有空調(或暖氣)的環境中,應視情況調節室內的濕度。可使用加濕器控制室內濕度,也可在屋中放盆清水;將裝滿水的飯盒或濕毛巾放在暖氣上;將剪掉瓶口的礦泉水瓶裝上水,塞在暖氣片的縫隙中,讓水自然蒸發;在非木地板上灑水或多拖幾次地,都是增加室內濕度的做法。
3)讓寶寶多搓手:孩子的血液循環多欠佳,一旦氣溫低于10℃而又缺乏運動或有效的保暖措施時,很容易在手指、手背、足部、耳廓、面頰等部位出現凍瘡。常搓手,一方面可以借助摩擦生熱來增加局部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能加速血液循環,從根本防止凍傷和凍瘡。
a、益智:搓手不僅能使手指更加靈活自如,而且由于手部有眾多的肌肉、關節,它們的運動都要受大腦的指揮和調控,所以搓手能強化手、腦的反射,大腦也會越用越靈。
b、防感冒:經常搓手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預防感冒。雙手拇指的根部在醫學上稱之為“大魚際”,是治療呼吸道病癥的有效部位,該處脈穴豐富,刺激它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強化面部“三角部位”和咽、鼻、喉及上呼吸道抵御感冒病毒侵襲的免疫能力。
c、強化動手能力:搓手運動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是一項復雜、精細的運動,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的50多條肌肉,經常搓手無疑就是在發展孩子的手功能。
4)多帶寶寶曬曬太陽:天氣好,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能補充維生素D,能增強皮膚的抵抗力,還能增強寶寶的免疫力,能促進寶寶血液循環,對幫助寶寶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松、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學前谷溫馨貼士:不要隔著玻璃窗曬太陽,曬太陽時宜穿紅色衣服,最好不要穿黑色的衣服;另外,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