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咋應對 孩子不良行為和異常表現
當孩子有不良行為和異常表現的時候,家長如何應對呢,如故意用一些行為引起你的注意、追求權力或是存在報復心理,看看專家的支招吧!
1、引起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以引起注意為目的,通常你的感覺是煩躁、懊惱,然后加以提醒或好言勸說。在達到他的追求注意的目的之后,你的孩子也許會暫時停止這壞行為,但不久之后,他也許會舊病復發,以求得更多的注意,或另找一種方法來尋求你的注意。
案例:要睡覺時,六歲的佳佳一會要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又說害怕,不停地要讓爸爸媽媽注意到她,連續幾個晚上都重復發生同樣的問題,父母被她搞得很心煩。后來父母了解到,原來佳佳是為了引起父母對她的關注才這樣表現的。后來父母設法給予佳佳應有的關注和愛,也使她有足夠的安全感。佳佳這些折騰就沒有了。
父母應對策略:避免在孩子尋求注意時給予注意,在孩子沒有預料到或在他無意引起注意時,給予正面的關注。不要有求必應,盡可能忽視不良行為,不要被激怒。
2、追求權力
追求權力的孩子通常會令你生氣,讓你有被激怒的感覺,你感到你的權力受到挑戰。陷于權力爭斗的孩子好辯,愛與人作對,結果不是你硬要他服從,就是向他投降。有時你也想擺平或打擊孩子,如果你投降,他的目的就達到了,不再有不良行為。
案例:很多父母在孩子吃飯這件事上很頭痛,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想盡辦法,軟硬兼施地強迫孩子,甚至不許他離開座位。有時父母或爺爺奶奶在屁股后面追著孩子吃飯,每天都重復著, 爸爸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減少孩子的零食,吃飯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吃,時間到了,讓孩子去玩,中間餓了只給果汁,不給零食,孩子終于了解吃飯再也不能達到權力爭斗的目標,而同時孩子也必須忍受不吃飯所帶來的后果。
父母應對策略:一般是從沖突中退出來,不要與孩子繼續爭斗或向他投降,也不要生氣。可能的話,讓孩子經歷一下不良行為或異常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如果你忍一忍,不和他正面沖突,事后請求他幫忙、詢求他的意見和建議,使他成為你的同伴,那么他就沒有人可以作對了。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