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好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做20件事
父母都應該陪孩子做哪些事情呢?下面尋醫(yī)問藥小編分別為您從社區(qū)活動篇、走進社會篇、親近自然篇、安靜蝸居篇等方面做介紹。
社區(qū)活動篇
跳呼啦圈
做法:把幾個呼啦圈一字排開,父母先順次從一個呼啦圈跳到另一個,然后引導寶寶也來調。如果只有一個呼啦圈,父母也可以示范著把呼啦圈從自己的頭頂套進去,放在地上,再跳出來。
溫馨提醒:一個簡單的玩具變換出多種,全方位地增強寶寶身體地協調性。當然,這也是父母自己減肥的好辦法。
踢皮球
做法:父母和寶寶相距三五米面對面站立,先由父母把球踢給寶寶,讓寶寶用同樣的方式把球踢給父母。隨著寶寶“技藝”的提高,和寶寶的距離可逐漸拉大,難度可適當增加,比如故意把球踢偏。
溫馨提醒:能鍛煉寶寶“擊中”目標的準確性,鍛煉快速反應能力和短跑能力,使全身得到運動。
坐轎子
做法:父母倆分別雙手交叉搭在一起做一個轎子,寶寶腳伸進爸爸媽媽手臂環(huán)成的圓圈里,坐在手腕上就像坐在轎子里面。
溫馨提醒:首先鍛煉寶寶的空間感和平衡能力。再則,手拉手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有一絲久違的甜蜜呢。
抓小魚
做法:父母面對面雙手對握成拱橋狀,讓寶寶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一起列隊從拱橋下經過,一邊走一邊唱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快快——快快抓住他,父母立即把拱橋放平,抓住正在經過拱橋的“小魚”。如此反復。
溫馨提醒:天倫之樂當然不能忘記長輩,同時鍛煉寶寶的反應能力。
放風箏
做法:帶上風箏,找一片籃球場大小的空曠之地,父母示范寶寶放飛風箏,如果寶寶會跑了,也可以準備一個寶寶專用的小風箏,讓他體會下放風箏的感覺。
溫馨提醒:一只高高在上的風箏可以讓你成為孩子心中的偶像,對于寶寶,則有助于鍛煉手、腕、肘、臀、腰、腿等各部位的互相配合,使全身得到鍛煉。
相關文章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