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寶寶長牙各種癥狀 家長不要驚慌
4-6個月的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齒,接著陸陸續續地長出20個乳牙。在這期間,寶寶都會有流口水、愛咬東西、煩躁不安的表現,甚至部分寶寶還會有發燒、腹瀉等癥狀。家長應冷靜處理,切勿著急,咨詢專家,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寶寶健康度過萌牙期。
進食后需溫水清潔口腔
一般寶寶從4-6月開始長第一顆乳牙,通常下門牙會最先長出,從第1對乳牙萌出之后,大約每4個月左右,就會萌出1對牙齒,到2歲半就可以長齊20顆乳牙。
在2歲半以前,寶寶的牙齒雖然沒有完全萌出,但口腔的清潔狀況直接影響寶寶牙齒的健康。專家表示,寶寶每次進食后均要喂給他白開水以清潔口腔與牙齦黏膜,或用干凈、柔軟的紗布輕擦寶寶牙齦,千萬別以為吸吮母乳或牛奶這樣的流質無需清潔。另外,寶寶前面的牙齒完全萌出后,可用嬰兒牙刷為其刷牙,避免或減少罹患口腔疾病的機會。
牙齒萌出時牙肉癢,亂咬一氣。這個時期,大人需要多加看護,以免寶寶亂咬硬物損傷牙齦。家長還可以使用由硅膠制成的牙齒訓練器、磨牙餅,讓寶寶放在口中咀嚼,以鍛煉寶寶的頜骨和牙床,使牙齒萌出后排列整齊。
煩躁時試試喝點酸奶
寶寶長牙期間,有些寶寶會出現煩躁不安、胃口不好、睡眠不安、流口水、發燒、牙齦腫痛等現象。針對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專家提醒,家長千萬別慌亂,判斷癥狀是否在自己能夠處理的范圍之內,并采取相應措施各個擊破。
(1)發燒:有些寶寶在牙齒剛萌出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只要體溫不超過38.5°C,且精神活躍、食欲旺盛,寶寶哭鬧不厲害,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寶喝些開水就行了。
(2)腹瀉:有些寶寶出牙時會伴有腹瀉,當寶寶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時,應暫時停止其他輔食,以粥或煮爛的面條等易消化食物喂養寶寶,并注意餐具的消毒。
(3)流口水:這是多為出牙期的暫時性表現,家長應為寶寶戴口水巾,及時擦干流出的口水,避免損傷局部皮膚。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
(4)煩躁不安:當出牙前的寶寶出現哭鬧不止、煩躁異常、睡眠不安等癥狀時,一般只要給以磨牙餅讓寶寶咬并轉移其注意力,或讓寶寶吃一些涼的東西,如酸奶之類的,寶寶可能會覺得舒服一些。
(5)牙齦腫痛:有的寶寶在乳牙要長出時,牙齦會紅腫疼痛,尤其是第一顆牙和臼齒長出的時候。如果齒齦紅腫、流膿或周邊發熱則說明齒齦受到感染,也要及時看醫生。
最后,專家提醒家長,當寶寶剛長出第一顆牙或者在滿一周歲時,應該帶孩子去看牙醫,6個月后再去復查。這樣萬一有問題的話,就能及時發現和治療。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