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扼殺了孩子的質疑精神
每個孩子都是有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都是有一種質疑的精神的,做為父母的你,當孩子質疑的時候,當孩子問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輕易扼殺孩子的這種精神,因為這種精神能讓你的寶寶更好的成長。
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中,上海一名小學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題目時稱“我不會讓梨”,被老師打了大大的叉。該名學生表示,4歲的孔融不會這樣做,才這樣寫答案,并堅信沒有答錯。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是道德教育的“樣板戲”。最近,一年級的小朋友“孔融讓梨我不讓”被老師判了一個大大的叉,這件事引起大家的廣泛討論。小朋友堅信孔融不會讓梨,因為他只有四歲。本來就是一道主觀題,回答出自己所想的,卻被老師饋贈了一個大大的紅叉。面對紅叉,該小朋友可能會很疑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標準答案的思維模式在我國教育界已經根深蒂固。其實,對于孔融讓梨我不讓這樣一個異化性的答案,我們的教師不應該習慣性的發叉。童言無忌,孩子提出孔融不會讓梨的質疑,是一種思維方式的突破,他能根據自己的推理展現自己的是非觀,對于語文考試來講,他的表現無疑是優秀的。
對于一個價值觀并不成熟的一年級學生來講,紅紅的打叉肯定會打擊他們主動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只是一批具有相同思維方式的人,教育淪為批量生產的工具,這無疑是教育的悲哀。
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給我們這些自認為考慮問題已經很理性、很成熟的成年人上了一課。對于那些早已有了定論的東西,我們從來就未曾質疑過,只是在社會大染缸中亦步亦趨,盲目的去接受,質疑精神早已成為現實生活的附庸,被落在漆黑的空間里,不見天日。直到有一天,一個從未見過市面的孩子打破空間的壁壘,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阻礙我們質疑精神接近陽光的壁壘是玻璃做的!
當然,孩子對才四歲的孔融不會讓梨的篤定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追求的價值多元化,真善美遭到嚴重的質疑,其內在的根源是什么?我們已走的太過遙遠,是不是該等待一下被我們拋在遠處的靈魂?
當然,這些問題絕對不是一個小朋友能解決的,我們的老師應該認可他看待問題的角度,不要輕易扼殺他的質疑精神。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