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謹記:別老對孩子說“我生氣了”
當寶寶犯錯后,父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生氣了”,但是專家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千萬不要說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上的因素。
事實上,家長總是對孩子說“我生氣了”,可是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喲,有心理研究顯示,對6歲前孩子經常性生氣,會讓他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郁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甚至有自殺的傾向。
解析問題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讓你生氣,學會冷靜處理
對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媽媽們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用生氣來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現反常的舉動,比如突然不聽媽媽話了,大哭大鬧,家長們首先要保持冷靜,如果覺得很生氣也要先壓住火氣,仔細想想孩子哭鬧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輕柔的語氣詢問他:是不是病了累了,還是在幼兒園受欺負了,了解情況之后,慢慢地撫慰孩子,在平復孩子心情的同時,爸爸媽媽的火氣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比如亂扔東西,或者說粗話等等,也可以嘗試著先耐心地引導他,告訴他“要將東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講文明,不能隨便說粗話,這些都是壞孩子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壞孩子!”看到孩子認真地改正了,爸爸媽媽要及時地夸獎他,讓他感覺到自己聽話就能受到表揚,也會高興起來,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爸爸媽媽怎么還會生氣呢?
解析問題二:分析是孩子的行為錯了,還是大人的理念錯了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樂的世界,有他喜歡的游戲方法,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媽媽認為孩子不應該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覺得沒什么不對的,就是可以這么做。這樣一來,如果爸爸媽媽生氣了,他就會更加疑惑,甚至懷疑自己,產生自卑了。
比如說,孩子正在用蒼蠅拍打蒼蠅,他是把它當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媽媽卻不懂他的想法,覺得他是在玩臟東西,馬上命令他:“快把這個臟臟的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媽媽就生氣了!”這時候孩子會覺得媽媽連玩具都不讓他玩了,好傷心啊!其實媽媽不妨嘗試一下,跟著孩子一起玩,拿著拍子跟他一起拍,一邊問他:“寶寶告訴媽媽,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在給媽媽講解的時候也會產生成就感,能夠培養他的小自信,而且聽到孩子乖巧的解釋,媽媽的心情也會變好呀!玩過之后再帶孩子去洗手,并告訴他:“蒼蠅拍是拍蒼蠅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細菌呢,寶寶以后如果一定要玩的話,玩過后一定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的,知道嗎?”這樣既能滿足孩子游戲的愿望,又能讓他長見識,一舉兩得。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