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謹記:教嬰兒手語的4大原則
當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做父母的你,你知道應該如何和寶寶進行交流嗎?專家說,想要和寶寶交流的話,那么不妨教寶寶手語,下面專家就為您介紹父母教嬰兒手語的4大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教導者要齊心協力
從實際的手語教學過程來看,多半是媽媽學習得特別積極。其實,最好是所有照顧孩子的家中成員都參與,比如爸爸、爺爺、奶奶、保姆等,這樣孩子就 有更多機會學習手語,而且一旦孩子出現正確的手語反饋時,也就是已經能了解手語含義并正確表達手勢時,不會因為身邊的大人不懂而影響交流效果。
教授時要眼光接觸
無論是多么簡單的手勢,我們都必須確定孩子能夠看到才行。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都比較短,父母常常感覺孩子對手語沒有什么反應,這里面除了 孩子尚未吸收、理解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根本沒看到父母的手語。因此,父母比畫手語時必須和孩子有直接的眼光接觸,以確定孩子正在接收訊息。如 果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可用聲音或其他有趣物品來吸引他的目光。否則的話,即使父母耗費再多時間,孩子學習手語的效率也不會高。
多制造表現機會
一旦開始學習嬰兒手語,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夠盡快用手語來表達。可是,最初2個月也許是最難熬的時期,因為孩子正值吸收階段,基本沒有任何 反饋,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當然,如果確實想盡快看見成果的話,父母也可以適當制造一些表現機會,比如孩子餓了,無需直接滿足幼兒,可引導孩子利用手語 來把進食的需求表達出來。
注意搭配言語和實體
在教授手語時,父母必須伴隨手勢說出動作的稱呼或拿出相應的實體物品來。千萬不要以為手勢才是嬰兒手語的惟一重點,其實“口語”更是主角。通過 口語的反復強化,可幫助孩子了解手勢含義,也有助于日后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而實體物品不但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手語,也是加深印象的絕佳方式。
說到手語,家長就會覺得時很復雜的動作,其實嬰兒手語是很簡單的哦。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