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培養社交能力的方法
從小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能讓寶寶將來在生活中更如魚得水,因為社交能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今天專家就為您介紹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小妙招,一起來看看吧!
1-2歲:增加寶寶社交機會
勤帶寶寶到親朋好友家拜訪,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多與小朋友交往、玩耍,要增加交往機會。同時增大他在集體活動或游戲中大膽表現自己。通常,1歲左右的寶寶已有了社交的意愿,比如,他們在路上看到其他小朋友,會用手指指他,還會把食物送到別的寶寶嘴巴里去。
育兒專家指出,當寶寶想要爭奪別人的玩具時,其實也是他社交的開始,這表明寶寶玩的時候開始注意別人,注意同伴的玩具了。這時,爸爸媽媽不要一味阻攔,更多給他們創造機會,可以示意寶寶向別的小朋友好。媽媽要多鼓勵寶寶同小朋友互相交換玩具。
這樣的交換,會讓寶寶體會到放棄一樣東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同小伙伴分享并沒有什么損失;父母還可以通過與小伙伴交換玩具教寶寶怎樣用語言索要一件他想要的東西。在寶寶學會說“我要這個”之前,他可能只會用手指著一樣東西表示他的需要。如果別的寶寶不把玩具給他,媽媽可以逗逗寶寶:“別人不同意呢,寶寶怎么辦?”讓寶寶學會怎樣索取和讓步。
2-3歲:游戲和童話的啟發
拿寶寶平時喜愛的布偶玩角色游戲,通過角色扮演讓寶寶體驗一些生活情景,增加寶寶的社交經驗。并多跟寶寶講一些小動物或小朋友之間如何交朋友的故事。如果寶寶和小伙伴發生爭執,只要事態不很嚴重,可以在一旁靜靜觀察。并用平時經常講角的故事啟發他:比如故事里的小白兔和小松鼠發生爭吵后,是怎么化解矛盾的等等。
3歲左右的寶寶已聽得懂故事,有趣的故事,比簡單生硬地講道理能更好地開啟寶寶的心扉。同時,這也是培養寶寶情商的好機會,可以幫助寶寶分辨和識別他人的表情,為他日后學會觀察人,同小朋友打交道奠定基礎。
實際上,寶寶和別的寶寶一起做游戲,相互配合的過程中,他會認識到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與他完全一樣,每一個伙伴都有獨特的性格。你會發現他更加傾向于與一些寶寶玩耍,并開始和他們發展友誼。在建立友誼的過程中,他會發現自己也有一些讓人喜歡的特征——這種發現對他的自尊心的培養有強烈的支持作用。
4-5歲:提高寶寶表達能力
口齒伶俐的寶寶朋友會更多。平時多讓寶寶復述故事或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3歲以下的寶寶,社交還需要媽媽的幫助,可以邀請一個與寶寶同齡的小伙伴來玩,他們玩的時候,自己也參與。
寶寶和其他小伙伴玩耍時,要幫助寶寶用合適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渴望,避免他感到挫折。當他和小伙伴發生打架時,要與他談心,弄明白他為什么這樣惱火。也要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理解并接受他的感受,但讓他明白打架不是表達感受的好辦法。
然后,建議他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最后,在他理解自己做錯了什么以后——而不是以前,讓他向小伙伴道歉。一個4歲的寶寶已經開始明白“道歉”的意義。
家長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對未來是很有幫助的哦。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