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職場父母制定一張“親子時間表”
生活中很多的孩子白天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的,因為孩子的爸爸媽媽要上班工作,所以陪孩子玩耍的時間很少,即使晚上回到家也是忙著自己的工作或者玩電腦。專家介紹,做父母的要多多的和孩子交流,多陪陪孩子,這樣才能利于寶寶的身心健康,下面小編就提父母們制定了一張“親子時間表”。
18:00~19:00:親子晚餐時光
晚餐是個很好的交流機會,媽媽可以鼓勵寶寶和你一起進廚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既能夠鍛煉寶寶的家務技能,也能夠享受一起做晚餐的樂趣。
一家三口共聚晚餐是個很好的交流時刻,父母可以借此機會讓寶寶說說今天的趣事。父母互相聊天,也能讓寶寶參與其中獲得尊重。
19:00~20:30:輕松戶外活動
一些家庭的飯后情景是這樣的,爸爸要在家繼續加班,媽媽光顧看電視,寶寶只能自己玩玩具。如果天氣允許,父母在這個時段不妨帶寶寶出去散散步,有助消化的同時也讓寶寶有機會去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務。
看著街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寶寶萌發了好奇心;在附近公園閑逛,寶寶很快就能和鄰居小朋友打成一片。父母多帶寶寶外出,孩子會逐漸變得不怕生人,鍛煉了他的人際交往能力。
20:30~21:00:做個玩水的游戲
鍛煉了一身汗回來,最好就是洗個熱水澡放松放松了。可以讓寶寶泡泡澡,玩玩水槍、小鴨子,增加洗澡的樂趣。
如果是淋浴,媽媽給寶寶唱一首洗澡歌,讓寶寶跟著歌詞做相應動作,擦香皂、搓泡泡,自理能力也不斷提高。
21:00~21:30:一起唱兒歌
父母在這個時間段和寶寶玩些輕松小游戲,增進親子感情。比如一些配合兒歌做動作的節奏游戲:“小老鼠,上燈臺,偷吃油,下不來,叫媽媽,媽不來,嘰里咕嚕,滾下來。”這些小游戲由慢而快,讀起來朗朗上口,無形中增強寶寶的樂感。或者也可以玩贏字卡的游戲,媽媽把字卡拿在手里,只要寶寶讀出卡片上的字,就可以贏走一張,這個游戲讓寶寶非常有成就感。
21:30~22:00:睡前講故事
睡覺前的活動盡量放輕松些,不然激烈的興奮會讓寶寶難以入睡。每天睡前的故事是媽媽和寶寶共享童話世界的美好時光。大多時候睡前故事都由媽媽負責,其實如果爸爸也參與進來效果會更好。
爸爸講故事的方式和媽媽不同,更加天馬行空,講故事時穿插一段典故,講講自己的經歷,引導孩子思考,對拓寬寶寶視野、豐富知識面有著顯著幫助。
爸媽晚上和寶寶相處的那幾個小時是非常寶貴的,寶寶如果經常缺少和爸媽的溝通、玩耍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寶寶的性格也容易變得古怪,希望上面的介紹給大家帶來幫助。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