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的原因及調理方法
小寶寶出生后,喝奶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吃得好才能長得快,但是喂養小寶寶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期間會遇到很多的麻煩,小寶寶也會出現厭奶的情況,寶寶不好好喝奶,媽媽就很是擔心,是不是生病了呢?下面我們為媽媽們介紹寶寶厭奶的原因及調理方法。
寶寶厭奶要先排除病理原因
在寶寶4到6個月大時,偶爾會有三兩天的時間食奶量減少,表現得像胃口不佳,不想進食,這就是寶寶特有的厭奶現象。何明嬌介紹,厭奶期可能出現在寶寶3-4月,也可能會在6-10個月左右出現。引起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但可分為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
生理性厭奶持續時間短,大多數是兩三天,這時寶寶的精神狀態是正常的,也不會出現發燒,哭鬧等異常現象,父母不必擔憂。
病理性厭奶,就是因疾病導致了寶寶不愿意吃奶,有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厭奶現象。另外就是急性感染,如鵝口瘡會造成口腔疼痛,孩子喝奶的時候會感覺疼痛進而不愿進食。因此除了厭奶外還會伴隨其他的異常表現,比如睡得不好,精神不振,容易哭鬧,甚至出現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等,家長應該重視,并及時到醫院檢查就醫。
厭奶不一定會造成營養不良
寶寶一旦出現厭奶現象,家長自然就會擔心營養是否跟得上。除了疾病造成的厭奶之外,大部分的厭奶現象都是生理性厭奶。比如出牙期牙齦腫脹不舒服,換新奶粉后口味不喜歡或造成腹部不適等,從而對 進食暫時不感興趣或者抵抗。另外,隨著寶寶的長大,開始關注周圍的世界產生好奇并喜歡探索,一些外界嘈雜聲音會輕易吸取寶寶的注意力,讓他不再專心吸奶甚 至是停止吸奶,這都是屬于生理性厭奶。
大多數寶寶的厭奶期在一周左右,此間的厭奶行為并不等同于絕食,因為饑餓仍然會促使寶寶進食。所以盡管喝奶量減少了,大多仍能維持正常的成長。營養攝入是一個長期的概念,不會因幾天的飲食異常就造成營養不良。父母也可以依據成長曲線圖,評估寶寶的生長狀況。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