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習慣的五個小方法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好的生活習慣,不但可以增長知識,認知世界,同時也可以培養情趣。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呢?這是家長們急于想知道的一個問題,下面我們就為教大家介紹培養寶寶自主閱讀的5個好方法。
多給孩子大聲的朗讀圖書, 讀完后孩子可對家長進行評價讀的好不好,怎樣讀才是最好的。家長在朗讀之前,就要讓孩子多注意媽媽有沒有多字、漏字、讀錯字的現象出現。所體現的感情是否表達正確?比如家長可以有意識多讀字,然后讀錯字,看孩子是否發現,這樣就可以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也可以把感嘆的語氣讀的很平淡,讓孩子進行糾正。
想要對書面語言有很好的辨別能力和視覺感知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漢字結構。 想要幫助孩子建立上下左右的空間視覺可運用繪畫練習,既培養了孩子掌握書寫的技能還可培養孩子的眼睛和手的協調能力。雖然是畫畫但一定要畫在米字格中,比如話一些氣球或花朵時,就要求還在在米字格中要畫的勻稱,上下左右空出的間隔需相等。這樣的練習就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對語言文字的構成和敏感,也就提高孩子書面語言辨別和感知的能力。
還有一種培養的方法就是讓幼兒指字, 然后父母讀,它的手指到哪兒,就讀哪兒。孩子就可以對字有了正確的發音刺激,除語言刺激外還有是視覺的刺激,將文字和聲音相對應,可更好的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的角度出發。不過,專家提醒各位家長應該讓孩子在指字的時候,用手學會寫字的筆劃,不然會養成幼兒跳躍性讀書的習慣,導致孩子的思維不連貫。
孩子在成長中,已經從豐富的口語環境中“習得”了口語的表達方式,但書面語言的“學得”,需要家長們有計劃、有目的的創設。 讓孩子聽大量的文學作品,可以鍛煉幼兒聽覺的接受與分辨能力、聽覺的記憶能力、聽覺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語言和語法的敏感性,進一步增強孩子的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對應的能力。
在給孩子讀完一個文學作品后,要常常問孩子:“ 為什么會這樣?”“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做?”“假如……會怎么樣?”等等。反思、預測、質疑、假設,這些都是對閱讀內容深入理解的手段,同時也是使寶寶流暢閱讀的技能。家長一定不要放過鍛煉孩子成為一個流暢的閱讀者的機會。
總的來說就是要聽、寫、認相結合。充分的運用孩子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朗讀,孩子認字。此過程中也要設置很多的疑問,然后故意出一些錯誤讓孩子進行糾正,這樣就能很好的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五個小方法,希望給家長帶來幫助!
好文推薦: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