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夏季孩子發燒或是暑熱癥
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現象,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發燒就是感冒了,專家指出,孩子發燒不一定就是感冒,還有可能是暑熱癥,特別是在夏季發燒。那么我們究竟該怎么來辨別孩子發燒是不是暑熱癥呢?先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講解吧。
寶寶又發燒了,體溫持續高于38℃,每次服用退燒藥都不起作用。爸爸媽媽以為寶寶是因為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才導致的發燒,但是奇怪,寶寶除了發燒以外,卻沒有任何咳嗽、咽痛等感冒癥狀。
其實,寶寶的發燒癥狀也許與病毒和細菌都沒有任何關系,他們患的是夏季熱,也叫“暑熱癥”。據醫生介紹,患上暑熱癥的寶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寶寶的體溫通常在38℃以上、40℃以下,但不怎么出汗,而做血常規、大小便及其他功能檢查時也無病理性改變。寶寶患病后精神狀態還好,有時可能會有一些消化不良或類似感冒的癥狀,但體溫很少超過40℃。而且發熱有明顯的時間周期性,一般從早晨開始,在白天體溫逐漸升高,下午逐漸下降,到了晚上降至最低,可從第二天早晨又開始升高。
暑熱癥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服用退熱藥沒有效果,但如果把寶寶帶到一個環境溫度較低場所,體溫會自然降下來。另外,患此病的寶寶一般總是口渴,喜歡喝水,由于喝水多而排尿次數和尿量都明顯增加。
別急著喂退熱藥
暑熱癥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生在長江以南地區。寶寶之所以會患上暑熱癥,與病菌感染沒有關系,主要是由于夏天氣溫高,而孩子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由于自身中樞體溫調節功能發育還不完善,產熱和散熱功能不平衡,以致排汗不暢,散熱慢。因此在六、七、八3個月高溫天氣里,就容易患上暑熱癥,待到天氣涼爽即可自行痊愈。
所以發生暑熱癥的,多是3歲以下的寶寶,因為他們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所以體溫不能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升高而自行調節;同時汗腺功能也不足,出汗少而不容易散熱。
一旦發現寶寶發燒,家長們都很擔心,通常是馬上給孩子服藥,希望先把體溫降下來——這種對策,對一般的細菌或病毒性感冒有效,但對暑熱癥卻沒有效果,因為其發病原因不一樣。如果通過藥物刺激寶寶出汗降溫,這會加重破壞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更易導致抵抗力下降,使寶寶反復出現暑熱癥。所以,家長們不要一見發燒就急于給寶寶喂退熱藥和抗生素。
好文推薦: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