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有講究 說話不當泯滅孩子興趣
繪畫是一個很好的早教方案,可以提升寶寶的智商,培養寶寶的藝術興趣,或許你正在培養一個繪畫大師。教孩子學繪畫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家長們要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方法,說話不當可能會泯滅孩子的興致。下面就為大家說說家長不能說的五句話。
“你畫的不好,我來幫你畫。”
PAIPAI畫的小人兒頭大身子小,腿短胳膊長的。聯想到兒童游樂場的沙畫,PAIPAI媽媽想出了一招:復印出人物的輪廓,只讓孩子往里填色。這是綁架了PAIPAI的頭腦,不讓孩子獨立做事,日久天長,孩子產生了依賴性,便失去了原創的熱情,也就談不上什么創造力了。
很多家長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讓孩子規矩地畫完一張畫,其實這是封鎖制約孩子創造力的殘酷訓練。專家指出,知識可以教,但創造不能教。創造是一種無中生有,創造是一種天生的才情。
“你畫的這是什么呀?怎么一點都不像呢?”
孩子4、5歲時,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畫,再加上控制畫筆的能力還不夠嫻熟,所以,孩子的畫當然與大人的評判標準有差距。可是,他有畫不像的自由。繪畫的真正意義在于滿足孩子涂鴉的欲望與本能,讓他養成獨立創造的習慣,并且勇于表達自我。
不要去猜你孩子那辨認不清的畫是什么。而要提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你能告訴我畫里面的小秘密嗎?”或者“為什么要選這些顏色了呢?”而不要以“像不像”去評判一幅畫。如果父母太執著于繪畫結果,并對技巧過于緊張,只求畫得像,就會忽略了最珍貴的原創性(孩子天然所擁有的),也正是畢加索等繪畫大師畢生追求那種狀態。
尊重孩子就別亂下結論,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是最明智的!
“我沒空聽你講你的畫。”
大人忙了一天,回家就想清靜會兒,歇一歇。然而,對于小孩兒來說,白天是滿足好奇心的、令人興奮的探索過程,回家后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于是,畫畫就成了溝通的橋梁。
畫作是孩子無聲的語言,當他們還無法以明確的語言表達他心中想說的或是某種委屈時,可以借由不同的線條與色彩,以繪畫代替口語說出來。
當你的孩子開始告訴你有關他的畫的故事時,一定要全神貫注地聽。你們的對話將會拓展他的詞匯,還可以教會他按順序講述故事,這些對于今后的閱讀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他畫了一只羊正在田地里,可以問他羊生活在什么地方。這將會使他想起羊圈、草地等等,有可能還會引出一個長長的故事。
好文推薦: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