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斷奶”
一部《斷奶》講述了80,90后生活的現狀,也深刻的反映了社會的一些問題。父母過度為孩子付出,孩子也過度依賴父母。然而,當孩子要獨自去面對困難時,他卻無從下手。那么針對這種現象,父母究竟該怎么做呢?
“兒子快十歲了,成天還要我陪著才能入睡。有幾次,我把他哄睡著就回自己房間睡覺,結果半夜他突然醒來大哭。我于心不忍,又陪他睡一起。現在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能讓他獨自睡覺。”
對于十歲左右的孩子,完全可以獨睡,很多事情完全可以自理。但很多時候,由于孩子從小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就會對父母過于依賴。
而到了孩子本該“斷奶”的階段,很多父母也舍不得孩子從自己身邊分離,。與其說是孩子過度依賴父母,倒不如說是父母自己不愿意讓孩子“斷奶”。陪著孩子睡,自己才能睡得香;喂著孩子吃,自己才能安下心;圍著孩子轉,自己才能閑不住。
曾在媒體上看到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個愛極了孩子的母親,從兒子出生后就和孩子在一個床上睡覺。一睡就是十九年,直到兒子考上大學,而孩子的父親則被攆到另一個房間里。
雖然這種極端的事例不多見,但現實生活中,不愿意放手的家長并不在少數,很多父母從小就為孩子包辦一切的做法,從性質上跟這個事例無異。
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段子:父母都是這樣做的:5歲,我給你報了少年宮;7歲,我給你報了奧數班;15歲,我給你報了重點中學;18歲,我給你報了高考突擊班;23歲,我給你報了公務員;32歲,我給你報了“非誠勿擾”。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階段,父母都很樂意替孩子的人生做主。很多人還把這樣做解釋為“我太愛孩子了,舍不得讓孩子受苦受累”“我都是為了孩子好”等,并說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因此,他們才把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安排好。殊不知,這樣做,很可能剝奪孩子自己做主的權利。很多選擇,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大多數時候,都是父母的考慮。
因為他們始終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屬品,希望能夠永遠擁有屬于自己的孩子。這些做法,基本上都會被父母冠以“愛孩子”的美名。然而,這種看似對孩子的愛,卻有可能演變成一種傷害。不僅害了父母自己,而且害了孩子一生,甚至害了一家人。
一個總是依附于父母的人,永遠都無法學會獨立面對社會,更無法自己獨立生活,最終失去作為一個人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父母過度的愛,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害。
其實導致父母不愿對孩子放手的原因,既有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的客觀因素,更有很多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財產的心理因素。深入分析,其實就是很多父母自己不愿跟孩子一起“斷奶”,希望通過孩子的依賴來獲得自身的安全感,通過對孩子的呵護來尋找成就感。
女兒伊伊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也有過這樣的糾結。心里總是對孩子一百個不放心,老是為孩子到了幼兒園會不會自己吃飯、午睡會不會穿脫衣服、會不會生病感冒、上廁所會不會擦屁股等事情操心。但沒過多久,我們發現伊伊以前在家不會做的事情,在幼兒園很快就學會了。
其實,只要我們愿意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往往都能做得很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往往比家長想象的更強。
有一次,我參加伊伊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有機會觀察孩子們的午餐過程。當天的午餐,有一道菜是蝦。平時在家里吃蝦,我們都會給伊伊剝好殼,因為孩子一直說自己不會剝。
可是那天,老師不允許任何家長幫忙給孩子剝殼。最后我發現,班上每個孩子都知道吃大蝦得先去頭,再去尾,最后剝掉殼。令我吃驚的是,班上34個小朋友,沒有一個不會自己動手剝蝦的,哪怕是平時在家吃飯不乖的孩子。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