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孩子為何長不高的秘密
寶寶出生后,他們的生長發(fā)育是父母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尤其是身高,因為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吃得再好也沒見長高,心里不免有些擔心,那么孩子為何長不高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一起來看看吧。
怎樣判斷寶貝身高是否長得慢
出生后頭3個月,平均每月長3。5厘米;出生后3-6個月,平均每月長2。0厘米;出生后6-12個月,平均每月長1。0-1。5厘米。
專家提示:
寶貝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長25厘米,第二年平均共長10厘米,第3年平均長8厘米。如果你的寶貝增長速度低于上述值的70%,那么可以判斷為長得慢。
身材矮小的常見原因&治療方法
1、家族性矮小
父母身材矮,對子女身高會有重要影響。因遺傳基因所引起的矮小稱為“家族性矮小”,表現(xiàn)為生長速度正常,生長曲線和正常兒童的曲線平行,但始終是在低限。
干預(yù)對策
1.注意合理營養(yǎng)。不偏食,少吃零食,尤其在餐前1-2小時不吃糖果或喝飲料,保持良好的食欲。食欲好,吃得好,營養(yǎng)合理,才能為長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yǎng)成分。
2.經(jīng)常運動。運動后生長激素的分泌增加,促進身體生長。
3.保證充足睡眠。正常人的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睡眠時分泌,充足的睡眠對身體生長很重要。
4。保持精神愉快。精神壓抑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有一種病稱為“情緒剝奪侏儒”,就是因在兒童期受到歧視、虐待造成的。一旦改變環(huán)境,兒童又會正常生長。
5.找專科醫(yī)生檢查。家族性矮小兒童不要任意用藥,有些藥可使骨骺早閉合,生長潛力耗盡,成年后身高反而更矮,這是值得家長們警惕的。
2、小于胎齡兒
是指足月出生的寶貝,但體重小于2。5公斤或身長低于47厘米嬰兒。由于患病或孕期進食少等原因,導(dǎo)致胎兒在宮內(nèi)發(fā)育不良,出生后身材矮小。不過,大多數(shù)小于胎齡兒,在出生后得到合理充足的喂養(yǎng),有追趕性生長現(xiàn)象,2歲前可以達到正常兒的身高。
干預(yù)對策
1.加強喂養(yǎng)。保證奶量充足,及時、合理添加輔食,預(yù)防貧血和佝僂病;適當補充鋅劑,有利于追趕性生長。
2.生長激素治療。如果寶貝2歲時,身高仍然低于正常的兒童,可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研究證明有較好的效果。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jīng)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nèi)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dǎo)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jù)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