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的包容心 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
我們都要擁有一顆仁慈的心,有一個包容的胸懷,這樣對日后的生活。社交都有很大的好處。如果一個人沒有包容心,那么在生活中就會碰壁,甚至會沒有朋友。那么怎么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包容心呢?下面就為大家說說培養(yǎng)孩子包容心的教育方式。
案例:
媽媽帶著未滿4歲的丹丹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當老師安排小朋友以兩個人一組完成搭積木的活動時,丹丹拒絕與身邊穿著舊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皺著眉頭對媽媽說:“我不跟他一組,我不喜歡他穿的舊衣服。”
丹丹媽媽擔心這些話被男孩聽到后會影響他的自尊心,急忙把女兒拉出教室,并在走廊里嚴厲訓斥她:“你怎么可以說這樣的話?”此時,丹丹只是茫然地看著媽媽不做聲。
專家分析:對于丹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表現(xiàn)出如此“無情”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們已經(jīng)能夠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研究發(fā)現(xiàn),6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就能注意到種族和性別上的差異;孩子從3歲開始就會對人進行分類,并且能判斷出哪一類人更好一些;到了5歲,他們會把一些優(yōu)良的品德與自己認為好的那類人掛鉤;到了8歲時,孩子才會注意到社會對不同人的態(tài)度;等他們再長大一些,就會懂得如何面對社會的偏見,開始理智地思考問題。
由于孩子長大后面對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父母應盡力幫助他們改變偏見,塑造具有包容性的性格,而最好的時間是在孩子幼年的時期。
以下介紹幾種方法,父母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幫助孩子接受別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樣”的地方,并正確看待這些差異。
方法1:“檸檬”訓練
在這個活動中,老師會給每個孩子發(fā)一個檸檬,然后要求孩子們了解它,孩子們可以在地上滾檸檬,也可以品嘗或是聞其氣味。然后把檸檬集中放在一個籃子里,讓孩子們找出自己剛才玩的那個。
雖然有些檸檬臟了,弄癟了,還有些上面有牙印,孩子們還是會認為自己的那個是最好的。
提示:把檸檬皮剝掉,再讓孩子找出自己的那個檸檬,這時孩子便無法辨認了。這個活動能讓孩子認識到,雖然人的外表存在差異,但內(nèi)心都是一樣的。
方法2:分析特征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與其他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例如別的小朋友可能比他矮、稍稍有些胖、戴眼鏡、不擅長踢足球等,然后將這些特征進行比較。
提示:告訴孩子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特征。有些人會因為看到別人與自己的差別就認定別人比自己低一等,但事實并非如此,也不應該這樣認為。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jīng)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nèi)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jù)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