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那些最頭疼的問題怎么解決?
孩子上幼兒園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讓媽媽們感到非常頭痛。如分離焦慮、擔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擔心孩子和其他人相處等問題。那么面對孩子入園那些最頭疼的問題應該怎么辦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下文的詳細講解吧。
你最揪心的:分離焦慮
● 我們要理清的關鍵問題:分離焦慮從哪兒來?
你能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嗎?把你一個人扔在一個極其陌生的環境里,你不知道餓了到哪兒去找吃的,上廁所和睡覺的模式和之前的經歷完全不一樣,你不知道身邊的人對你是不是友好……對于孩子來說,上幼兒園的感覺可能比這假設的情境還要糟糕。所以,分離焦慮,一方面來自孩子不確定能在新環境中掌控好自己,也就是不確定自己的吃喝拉撒能夠像家里一樣得到滿足。另一方面來自情感層面的失落——我信任和親近的人都不在這里,他們是不喜歡我了,還是不要我了?
● 父母要做的:
1.確定孩子的“自我掌控感”
經多位幼兒園老師反復驗證的一條“真理”是——那些在家里自理能力強、父母包辦比較少的孩子適應幼兒園更快,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掌控感更強。所以,緩解分離焦慮的基礎工作是確定孩子在幼兒園對吃喝拉撒的掌控,確定孩子知道用什么樣的方法表達自己的需求。
2.管理好我們大人自己的情緒
面對孩子的哭鬧,我們應該盡量保持平靜,因為如果大人表現出無措、不安、焦慮,孩子就會更加沒有安全感。你此時最需要做的是蹲下來跟孩子說:“我知道你不愿意離開媽媽,你可以傷心一小會兒。”然后適時轉移到老師身上,最后果斷地和孩子說再見,可以強調一下:“吃過晚飯后就能見到媽媽”。
3.重新強調你們之間的親密與聯結
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是擴大信任圈的過程,由開始的只信任家人到慢慢信任老師、信任朋友。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且后面的信任是建立在前面信任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和家人建立起的信任關系越牢固,孩子越容易與別人建立信任關系。剛剛入園時,孩子會對之前的信任關系產生懷疑,所以一定要反復強調:“爸爸媽媽像以前一樣愛你,是因為你長大了,要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另外,不要忽略幼兒園之外時間里的高質量陪伴,多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情。
● 父母不要做的:欺騙和恐嚇
用“出去玩”把孩子騙出家門、把幼兒園描述得天花亂墜、說“不上幼兒園就有人來把你抓走”這樣恐嚇的話……這些欺騙只會讓孩子不信任父母,不信任環境,重新建立起信任關系需要更長的過程和更多的耐心。
你最放心不下的:吃喝拉撒睡
● 到底是孩子適應幼兒園還是幼兒園適應孩子?
初入園時,我們通常會跟老師提一些個性化的小要求,比如睡覺需要陪,吃得太慢需要喂,大便后要用濕巾擦屁屁……通常,為了幫助孩子們適應新環境,老師會盡量滿足這些小要求,但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讓這些小要求變成常態。想想孩子為什么要上幼兒園呢?——因為孩子可以和這些同齡人一起學習建立起居常規、熟悉生活常識、掌握交往技巧、鍛煉體能和技巧,學習他們這個年齡段能夠領悟的各種能力……好吧,既然這樣,我們別糾結在這些小事兒上了,你覺得呢?
● 父母要做的:
1.幫助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很多剛入園的孩子都會尿褲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告訴老師自己想去廁所。所以,可以讓孩子在家里多學習一下“我想……”“我要……”這樣的句型,表達自己的需求。
2.盡量和幼兒園保持一致的生活節奏
初入園的時候,要盡量和幼兒園保持一致的生活節奏,這樣周末后回歸幼兒園就不會演變成“終點又回到起點”。另外,獨立吃飯、入睡、如廁,這些能力也都需要在家里幫助孩子練習。
● 父母不要做的:把所有任務都推給幼兒園
建立好的日常起居習慣和自理能力是孩子在幼兒園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比如開始的自己吃飯、自己入睡,到后來的正確洗手、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老師會定期公布最近孩子們需要學習的新本領,目的是希望父母能夠在家里配合學習和堅持。不要覺得在家里練習僅僅是配合老師工作,它是在幫助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更自信,還是在幫助孩子成就“習慣”。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