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寶寶用藥的七大常見錯誤
寶寶小,抵抗力差,生病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寶寶生病,父母們就會采取治療措施,給寶寶用藥。其實給寶寶用藥學問可大了,很多父母都會出現一些錯誤。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下寶寶用藥的七大常見錯誤,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吧。
錯誤一:感冒馬上用藥
嬰幼兒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感冒是可以自愈的,通常5-7天左右病毒就能被身體清除。不過,許多媽媽在這5-7當中根本無法淡定,必定焦慮地帶寶寶去醫院開藥打針或者擅自給寶寶吃感冒藥,這實在是一種誤區。
實際上,目前并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能夠馬上治愈寶寶感冒,寶寶從感冒到恢復總是需要一個過程,流鼻涕、咳嗽等癥狀可能會持續2-3周左右,通常推薦多喝水,多休息,調節室內的溫濕度保證寶寶體感舒適,無需額外使用感冒藥。
目前,歐美等國都不推薦給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感冒藥。因為:感冒藥在寶寶身上做的研究很少,無法保證用藥安全。小孩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根據成人用藥劑量推算兒童劑量是不科學的。有的國家,甚至把不推薦使用復方感冒藥的年齡提高到了4歲,甚至6歲。
不過,這并不是說,寶寶感冒了,什么情況下都不需要用藥,等1周自然就會好。如果感冒發燒腋下溫度超過38.5℃,就推薦使用退燒藥退燒了,這主要是為了緩解發燒給人帶來的不舒服,同時也是預防可能因高燒引起的高熱驚厥。如果是合并了細菌等病原體的感染,還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療的。
錯誤二:絕對拒絕抗生素
現在許多媽媽都談抗生素色變,對抗生素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一些媽媽甚至完全拒絕抗生素,于是走入了另外一個誤區:覺得抗生素很可怕,要少用抗生素,用兩天病好了,就趕快停掉。
一般來說,抗生素不能濫用,強調的是“濫用”,因為濫用可能造成細菌對抗生素耐藥,如果寶寶并沒有沒有患細菌性疾病,卻使用抗生素,就屬于“濫用”。
但如果寶寶是患了細菌性疾病,就該用的時候還是要用,而且要用足量用。
抗生素去對抗疾病,常規起效大概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起效之后,需要持續地抵制這個細菌,大概需要3-5天的時間。如果只是吃了一兩天,發現起作用了,就停用抗生素,這個時候有的細菌可能只是被抑制并沒有被殺死。在停藥的過程中,細菌剛好就獲得了更強的變異能力,產生了耐藥菌株。下次再用抗生素的時候,這個抗生素對它就不起作用了。所以,你的疾病不僅沒治好,還可能會變得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一旦使用了抗生素,就一定要遵醫囑足量、足療程地去使用。
錯誤三:濫用維生素
維生素在寶寶的生長發育中確實起著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認為多多益善。不少藥用維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應,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用量過大或過久可能造成體內蓄積而中毒。如魚肝油(含Va與Vd)吃多了可引起發燒、厭食、煩躁、肝與腎臟功能受損。水溶性維生素雖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過多可誘發尿路結石、脆骨癥等。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