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千萬別再搖晃寶寶了
有些家長習慣性的搖晃寶寶,殊不知這樣其實是在害寶寶,就因為搖晃寶寶還發生過幾件令人遺憾的事情。2012年,一個不到一歲的小女孩Cheyenn因為睡覺哭鬧被親爹搖晃致腦損傷,3年過去了,雖然她現在慢慢康復,但是仍然留下了一些后遺癥,比如癲癇,右眼無力。Cheyenn的媽媽把她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家長們能注意控制情緒,提高對"嬰兒搖晃癥候群"的重視。無獨有偶,臺灣新北市某位新手父親生有三胞胎,因七個月女兒哭鬧不停,將女兒放在搖椅上搖晃哄逗,很快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昏迷狀態,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可惜最終宣告不治。警員表示幼兒無明顯外傷,醫院分析可能是"嬰兒搖晃癥候群",父親哄女嬰如果用力過度、劇烈搖晃,則有可能損傷嬰兒大腦。家長要切記不可搖晃寶寶,搖晃孩子容易出現嬰兒搖晃癥候群,對寶寶的大腦有危害。很多家長并不了解什么事嬰兒搖晃癥候群,也不知道搖晃嬰兒的危害。
什么是嬰兒搖晃癥候群
嬰兒搖晃癥候群,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目前臨床病例多發生于0-4歲的嬰兒或幼小兒童,但主要好發對象為0-8個月大的嬰兒,原因是嬰兒頸部較為柔軟、脆弱,及其身體比例和大人有差異,嬰兒的頭部比例約占身長得1/4,且嬰幼兒期腦部發育較快,因此,寶寶頭部的重量也約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嬰幼兒顱底較為平坦,腦部不易固定,頸部又欠缺支撐力,因此,當大人或外力施予部當激烈搖晃,或是將嬰幼兒背在大人背上,卻疏忽給予他們頸部支撐,都有可能導致嬰幼兒永久性的腦部傷害,產生許多后遺癥,造成無法抹滅的遺憾。
搖晃嬰兒的危害
1、腦出血不論大人還是孩子,腦內組織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須避免受到外力的撞擊,才能保護大腦組織的安全,特別是不滿1歲的寶寶,更需要注意頭部的安全。因為出生時嬰兒大腦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二分之一,但體重大約只有成人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嬰兒的頸部肌肉群肌力比較弱,不足以支撐寶寶的頭部。另外,嬰兒顱底及內面較平滑,腦組織固定不是很結實,受到強大的外力時容易晃動,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晃動的大腦組織很容易被突然改變的外力"撕裂",引發硬腦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癥,眼球玻璃體也會因劇烈搖晃而引起視網膜出血。
2、意識不清醒出血之后,顱內壓會急速上升,從而產生一系列癥狀,如食欲不振、嘔吐、嗜睡、抽搐、四肢無力、意識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這種因人為劇烈搖晃而引發腦出血,并引起諸多神經系統的癥狀,就是"嬰兒搖晃癥候群"。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受傷害的嬰兒并無明顯外傷,卻都受過力道大小不一的搖晃或撞擊。有搖晃癥候群的寶寶,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煩躁不安,接著出現抽搐或意識不清等現象。抽搐也許是偶發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頻繁發生,嚴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如何安全科學地哄孩子入睡?
對于一些新手爸媽而言,在哄孩子入睡時,首先要輕拍孩子,這樣可以給孩子安全感。其次是讓孩子睡在背光的一側,因為新生兒在媽媽肚子里時,習慣了睡覺時黑黑的環境,有的寶寶不適應光亮的環境睡覺。再有就是不要為了保暖,將孩子裹得太嚴,或使用電熱毯加熱,溫度太高會讓寶寶體內失水,引起脫水。此外,家長習慣摟著孩子睡覺,這樣不但限制了孩子睡眠時的自由活動,還容易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
照顧寶寶時不要這樣做:
1、不要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2、在空中拋接寶寶。
3、將寶寶拋到床上。
4、抱著寶寶旋轉。
5、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后用力翻躺。
6、不要過度依賴搖籃,控制使用的時間與搖晃的程度。
新手父母對寶寶的知識了解的不夠全面,就會出現上述爸爸那樣的做法,搖晃寶寶看似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里邊藏著的危害是很大的,希望有更多的父母看到我們的文章后并且告訴更多的家長,避免更多的家庭悲劇再發生。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