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育兒特別注意事項
很多父母在育兒方面都會犯錯誤,尤其是新手爸媽更是錯誤頻頻,專家總結(jié)了關(guān)于育兒常犯的一些錯誤,新手爸媽們要格外重新。
1.遇到啥事都恐慌。紐約市心理學家利昂·霍夫曼博士表示,很多新手爸媽對寶寶吐奶、嘔吐等身體反應太過敏感,擔心小家伙排便次數(shù)不正常啦,吃的是不是適量啦,哭得正常不正常啦。往往帶孩子的頭一年,父母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神經(jīng)緊張。其實寶寶遠沒有我們想的那么脆弱,反倒是你的恐慌可能會帶給他們不好的影響。
2.不讓孩子哭出聲。大多數(shù)人認為,照顧周到的父母可以保證寶寶不哭。《媽咪嬰兒基本護理指南》作者珍妮弗·沃克博士表示,寶寶愛哭是天性,未必是因為父母“服務”不到位,他們就算吃好了也能哭得撕心裂肺。當然,如果寶寶哭了1個小時也哄不好,且伴有發(fā)熱、皮疹和持續(xù)嘔吐,務必趕緊看醫(yī)生。
3.叫醒寶寶把奶喂。沃克博士表示,人們普遍錯誤地認為,母乳太稀,寶寶只喝母乳,夜里一定會餓,得中途弄醒他們再喂次奶。但事實是,母乳絕對夠?qū)殞毎残牡厮徽恚瑡寢寕兇罂煞判摹?/p>
4.溢奶嘔吐分不清。沃克博士表示,這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頻率。如果你的寶寶腸胃有問題,那么不管喂不喂食,每隔30—45分鐘就會吐一次。
5.寶寶發(fā)燒亂吃藥。3個月之前,寶寶體溫超過38攝氏度,應看急癥。若是接種完流感疫苗24小時內(nèi)發(fā)燒,則不用太驚慌。有些年輕父母一看到體溫上升就給寶寶用泰諾退燒是錯誤的。
6.車內(nèi)不裝嬰兒座。一般汽車座無法替代嬰兒座椅。建議選擇優(yōu)質(zhì)嬰兒座椅,請專業(yè)人士幫忙正確安裝在車內(nèi)。
7.寶寶口腔不護理。要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紐約牙科醫(yī)生索爾·普萊斯納建議:為了防止寶寶蛀牙(奶瓶齲齒),睡前別讓孩子叼奶瓶;勤用濕紗布為寶寶清洗牙床;1歲以后開始學刷牙。
8.夫妻生活被忽視。有了第一個寶寶后,初為人父人母的興奮會沖淡夫妻間的情感交流。《父母最不該做的七件事》作者約翰·弗里爾博士表示,全身心投入在寶寶身上時,也要抽空想想伴侶。
9.寶寶面前常爭吵。弗里爾博士表示,寶寶3個月大時就能感知到周圍的氣氛了,別老吵架嚇著寶寶,當然也別太壓抑情緒,冷戰(zhàn)同樣會傷害寶寶。
10.育兒知識太盲從。沃克博士表示,不科學的育兒經(jīng)比比皆是,應少聽少看。要挑選權(quán)威專業(yè)機構(gòu)或?qū)I(yè)人士發(fā)布的育兒保健信息。
11.寶寶的睡覺時間。其實,讓寶寶睡得越晚,小家伙醒得就越早。晚上7點鐘睡覺的寶寶,通常會保持11—12個小時的睡眠,而如果讓孩子8點甚至9點才睡覺,其結(jié)果必然是,大人疲倦困乏,寶寶非但晚上不高興,而且次日會起個大早,五六點鐘必醒。
12.寶寶說話用兒語。跟寶寶交流時說依依呀呀的兒語,其實是錯過了教寶寶說話的良機。寶寶也許無法做到每個字都聽懂,但是他們能學到語言的抑揚頓挫,看到你的口形。另外,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多種語言,更有益孩子大腦發(fā)育。
13.寶寶吃橙色食物。胡蘿卜和南瓜等橙色食物富含可改善視力和促進眼睛發(fā)育的β胡蘿卜素。但是過量食用必然會導致營養(yǎng)浪費及皮膚發(fā)黃。再健康的食物也應該適量。
14.嬰兒床里放毛毯。有褶皺的枕頭、毛毯、毛絨填充玩具等物品最好不要放入嬰兒床內(nèi),否則容易增加寶寶睡眠中窒息的危險。
15.給寶寶抹防曬霜。防曬也該從娃娃抓起。給寶寶戴帽子防曬很困難,因為孩子不時會扯掉頭上的帽子。建議將防曬霜和牙膏放在一起,早上出門前,刷牙之后,最好給寶寶涂抹防曬霜。
16.寶寶去人多地方。下午5點不要帶孩子去超市,因為這時購物人群達到高峰。另外,不要讓其他大孩子亂摸小寶寶,因為寶寶免疫系統(tǒng)還比較脆弱。
溫馨提示:以上內(nèi)容就是關(guān)于新手爸媽育兒特別注意事項的詳細講解,希望各位新手爸媽們在育兒方面一定要注意上面的那些事項,讓寶寶健康成長。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jīng)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nèi)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jù)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