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的孩子發脾氣哭鬧時要區別對待
不同年齡的孩子發脾氣哭鬧時要區別對待嗎?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苦惱時束手無策,往往是在孩子的哭鬧中放棄原則,滿足孩子。其實其實無論是孩子發脾氣也好,哭鬧也好,都是他們常見的一個表達與發泄的途徑,這時候父母采用冷處理是做好的辦法。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不同年齡的孩子,“冷”的程度與方式應該有所區別,不能簡單地“一冷到底”,否則容易傷害孩子的安全感。一起看看:
2歲前:安撫,轉移注意力,配合非語言幫助孩子理解
比如本文開頭案例1中1周歲的孩子,放在一邊任他哭鬧就是不合理甚至“不人道”的行為。因為這么小的孩子還理解不了邏輯與規則,放在一邊任他哭鬧,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個考驗。家長會因為心疼孩子而左右為難,情緒難免變得焦慮,孩子的安全感也會因此受到挫敗,最終只能導致情況變得更糟糕。因此,對于2歲前的孩子,千萬別迷信什么“哭聲免疫法”:哭就不抱,不哭才抱。
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將孩子抱在懷里,輕拍和撫摸她的后背,同時可以溫柔地對她說:“寶寶很生氣對不對,媽媽知道了,媽媽愛你。”不斷重復這類動作及語言,通過這種方式安撫孩子,同時利用別的事物轉移注意力,通常孩子就能比較快地平靜下來。孩子越小,情緒越不穩定,注意力也就越容易轉移。
2-6歲:溫柔地堅持,適當延遲滿足、變通滿足
從2歲左右的“第一叛逆期”,到5歲左右的“第二叛逆期”,2-6歲兒童的沖動行為,如發脾氣和挑釁是很常見的。有意思的是,憤怒恰好證明孩子的智力在發育,他們并不是“被寵壞了”或者“品性惡劣”,他們只是還沒意識到,自己的愿望并非都能立即實現。
所以,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你可以擁抱他,輕拍撫摸他,用友善、平靜的語氣和他說話,安撫他的心情,向孩子表明,你接受他的怒氣,你理解他的“疾苦',無論怎樣,你愛他。你可以一直重復這些動作和語言,但絕不能松口答應他要求。這就是所謂“溫柔地堅持”。
當然,對于孩子某一些可以適當滿足的需求,你也可以偶爾用延遲滿足或者變通的辦法,來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欲望。
比如孩子鬧著要吃零食,但零食時間還沒到,你就可以安慰她情緒的同時告訴他“現在還不到吃零食的時間,再過一個小時就可以吃了!”或者“今天咱們已經吃過了,要到明天才能再吃!”這就是延遲滿足。
如果孩子鬧著要買某個很貴的玩具,你可以建議她“哇,那幾個玩具看起來好像更好玩哦!好特別的設計啊!寶貝你自己去選一個好不好?”(那幾個更便宜)。
6歲以前的孩子通常并不太在意東西的價格,他們對一切新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給她其他的替代選擇,這就是變通滿足。
在處理孩子的無理取鬧時,冷代表的是“原則”,熱代表的是“安撫”。
2-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多項心理品質塑造與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注意“冷熱”均衡,冷中有熱、熱中有冷,不能簡單一冷到底,傷害孩子的安全感。所以開頭的案例2中提到的3歲半小女孩的處理,就應該更多地遵循這個原則。
6歲后,適當冷處理
6歲以后的孩子應該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了,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無理取鬧,除了溫柔地堅持,建議大家可以適當采用更直接的冷處理方式。
比如,當孩子對你友善的安撫和提供的建議幫助無動于衷時,最好讓他單獨和他的怒氣待在一起,你可以馬上離開房間,把他隔離開來。
當然,除了以上講到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你也可以在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配合一些相應的繪本和故事反復講解,來讓孩子逐步認知和理解情緒,學會表達情緒,學會合理地發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溫馨提示:綜上所述,我們在對待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時,要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來對待。盡管我們大多數家長的原則是“冷處理”,但是對待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時。冷處理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不合理的甚至危險的要求決不能答應,不能滿足的要堅持,但也要教會孩子如何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家長的底線,學會遵守規則并放棄這種發脾氣哭鬧的方式。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