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話語遲是什么原因
寶寶一天天長大,每個家長都希望早點聽到孩子喊自己爸爸媽媽。對于父母來說,聽到寶寶奶聲奶氣地喊“爸爸媽媽”是再激動不過的事情了。可是,有的寶寶到了兩歲了,還不怎么會說話,這可把父母擔心壞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怎樣幫寶寶學說話呢?
一、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語言發育是怎樣的?
寶寶的語言發育,有四個階段會出現跳躍式發展,一是7-8個月時的咿呀學語期;二是1歲左右的語言起步期;三是2歲左右的語言爆炸期;四是2歲半左右的發現興趣期。
● 新生兒:
哭泣是新生兒與成人交流的主要方式。
● 2個月:
寶寶已經能辨認出媽媽的聲音了。當寶寶心情好的時候,如果你向寶寶說話或微笑,他會做出類似微笑的表情,還會發出一些單音節的元音,比如“a/o”。這種聲音雖然不是語言,但也是一種發音練習。
● 3個月:
寶寶的嘴里經常發出“a/o”之類的聲音,喜歡用叫聲來表達自己的感覺,還會逐漸拉長音調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這是寶寶語言學習的開始,爸爸媽媽要知道,寶寶的語言發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聽、看、聞、摸、運動等相互聯系的,要綜合訓練寶寶說話的能力。
● 4個月:
寶寶除了發出尖叫,已經可以發出輔音中的唇音,比如“b/p/m”。
● 5個月:
寶寶進入咿呀學語階段,語音越來越豐富。看到熟悉的人或物時,會主動發音,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時,會注視并微笑。
● 6個月:
寶寶開始對自己發出的一系列高低不平的聲音很感興趣,常常自言自語或者和別人對話,并且可以用語音來表達高興或不高興等情緒了。
● 7個月:
這時候寶寶已經開始主動模仿說話聲了,在開始學習下一個音節之前,寶寶會整天甚至幾天一直重復這個音節。這時候,除了要教寶寶叫“爸爸”、“媽媽”,也要同樣耐心地教他一些其它的簡單詞匯,比如“貓”、“狗”、“熱”等。
● 8個月:
寶寶會自然地發出各種聲音,還開始模仿別人的嘴和下巴的動作,在理解大人的語言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能聽懂大人的一些話,比如,如果問寶寶說“媽媽呢”,他會將頭轉向媽媽。
● 9個月:
寶寶開始有明顯高低音調出現,會用聲音加強情緒的激動。
● 10個月:
寶寶會叫“爸爸”、“媽媽”,還可能會說一兩個發音還不清楚的字。能將語言和動作配合在一起,比如,跟寶寶說“再見”,會揮手。
● 11個月:
寶寶可以長時間地咿呀學語,可能會說慣用語,如“走”“拿”“水”等。
● 12個月:
寶寶可以控制音調,會發出接近爸爸媽媽說話時的聲音,會說簡單的單詞,比如“沒了”、“不要”、“拜拜”等,會模仿動物叫聲。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