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說話的技巧和溝通
父母和孩子說話的技巧和溝通是什么呢?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就像雷暴雨一樣,看見孩子犯錯誤就噼里啪啦一頓臭罵,甚至是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暴打,其實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我們的家長要記住這些話不能說,這些時候一定要學會溝通,一起學習:
1、不要說傷孩子自尊心的話
如:“你怎么這么笨”“為什么別人行,你就不行?”“你看看別人家的誰誰誰”……這類的話,無疑給孩子貼上了負面的標簽,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確實是這樣的笨,已經無藥可救了,從而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對自己自暴自棄。
2、不要說恐嚇孩子的話
如:“等你爸爸回來,看他怎么收拾你!”“你再這樣,爸爸媽媽不要你了”……這類的話,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不良的影響。這類話會讓本身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加不安與恐懼,進而產生極端的想法來逃避這種恐懼感。
3、不要說讓孩子內疚、無奈的話
如:“我都是為了你好”“媽媽為你付出了這么多”……聽到這類的話,孩子的壓力會很大,內心會有愧疚感。這類話意味著父母對子女有所期待,當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孩子會自責,甚至會自殘、自殺等。
父母應該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
1、注意自己的言辭
與孩子進行溝通時,盡量避免使用上述中的話語。多用贊揚、肯定、鼓勵的話語,孩子開心,才會更愿意與我們交流。
2、調整自己的態度
要想跟孩子有良好的溝通,我們的態度很重要。與孩子交流時,不要板著一張臉,也不能認為自己是父母,就應該居高臨下地面對孩子。要以溫和、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尊重、被重視的,他感受到我們的愛,才愿意向我們吐露自己的心聲。
3、學會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
不要一味地自己說教,適當停下來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帶著耐心、誠心去“洗耳恭聽”。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進一步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4、體會孩子的感受
孩子和成人一樣是一個生命個體,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千萬不能用我們的感受去替代孩子的感受,也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
5、學會向孩子傾述
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對孩子傾述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體會父母對自己的心意與愛, 也能達到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分享的話題:“父母和孩子說話的技巧和溝通”,通過分享我們明白了孩子也是需要理解和支持的。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孩子的承受能力更是有度的,孩子的這個度需要家長去準確把握,我們家長要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心態,任何事業的成功都不能彌補教育孩子的失敗!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