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是什么
父母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是什么呢?經常聽到家長們聚在一起議論孩子作業的問題,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得家長陪著些,眼看著孩子越來越大,家長陪的是越來越著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一起學習:
家長應該明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只有讓孩子明確了學習的目的,提高了認識,端正了學習態度,孩子才會努力認真地對待學習和作業。這需要家長做許多思想引導工作,同時開始應該做好一些基本的規矩,讓孩子自覺地遵守和執行,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基本規矩做起來的,不可能天生就有。正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就是這個道理。要讓孩子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才是能夠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大動力。
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家長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任務主要是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與孩子共同分享學習成果,提高孩子的興趣,幫助和引導孩子正確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決不是代替孩子思考或者代替孩子做作業,這是許多家長最容易犯的過錯,讓孩子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無法形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孩子做不出題目時,不應該是家長去做,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就是要“授之以漁”,不是“受之以魚”。
那么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時可以采取哪些具體措施呢?
做作業之前有四問
當孩子放學時,一定和她聊幾分鐘,了解:
1、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2、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么,為什么覺得難?
3、你打算怎么下手搞定這個難點?
4、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么?
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許多家長只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很不夠的,不夠專注的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后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為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陪伴孩子寫作業,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嘗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頭后,慢慢就會主動和家長交流今天作業的難點,以及她自己是怎么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家長協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作業本簽字不可馬虎
等需要在作業本上簽字時,家長們一定不能馬虎。在檢查數學作業,如果發現有錯,不要直接告訴TA哪一題有錯,而是告訴TA,這里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TA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等孩子發現了錯題后,接著和TA討論為什么會出錯,是概念沒理解,還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驟。重視要求TA具備一遍就做對的能力。每周陪著孩子回顧本周作業的質量,比如為什么這一周數學作業甲+這么少,而甲-這么多?是粗心大意,寫得不工整,還是其他原因?要求TA下周必須扭轉局面,要多爭取作業的高質量,多得甲+。
從不幫孩子整理書包
不要去幫孩子整理書包,TA的書包有自己的小秘密,同時也不希望家長們碰,但是家長可以要求孩子用兩個帶拉鏈的文件袋分門別類裝好課本和作業本,以及卷子和草稿本等。可以和孩子商量TA的哪些東西放在書包的什么地方,幫孩子養成固定放置東西的習慣。睡前要求孩子必須準備好第二天的課本等物品,必須檢查手機是否有電,沒電就要充電。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已經熟悉了這一套,睡前就手腳麻利地收拾TA的書包,給手機充電,檢查自行車的鑰匙是否放在固定的位置。
讓孩子生活得井然有序
要想讓孩子變得專注,必須明確孩子的一些時間,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煉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安排,比如晚飯需要多長時間消化而不影響晚上睡眠,鍛煉怎樣不至于睡前太興奮而睡不著,這么大的孩子每天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怎樣的危害)。漸漸地,孩子的生活就變得有序。有序,才能專注。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因為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讓人有可控感,故能專注。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分享的關于“父母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是什么”的話題,在分享中我們明白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適度陪伴孩子寫作業,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年齡的增長,家長要教育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因為好習慣能讓孩子終身收益!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