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給新生兒洗澡寶媽你知道么
洗澡是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洗澡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干凈,而且還能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那么,給新生兒洗澡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呢?做為一個媽媽,我們在給自己的寶寶洗澡時的水溫是多少你知道嗎?給新生兒洗澡好處多,但是面對嬌嫩的新生兒,不少新媽媽不知如何下手。怎樣給新生寶寶洗澡你知道嗎?嬰兒洗澡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護理出浴后的寶寶?下面一起看看吧。
怎樣給新生寶寶洗澡
1.抱浴法
家長可以搬張小凳子坐在浴室里,先將寶寶用浴巾裹住,只露出臉部和頭部,然后放在大腿上,用左右托住頸部和頭部,右手清理臉部和頭發。在洗頭時,最好有另一個大人幫著堵住她們的耳朵和耳部輪廓,防止耳朵進水。洗完頭后把頭立刻擦干再進行下一個步驟。臉部和頭部都清理完后,媽媽們可改用懷抱的方式將孩子固定在左臂的懷抱中,再依次擦洗上半身和下半身。不要遺漏一些“衛生死角”,比如胳肢窩、大腿根部、腳趾間隙等等。這種抱浴的方法比較適合剛出生的小嬰兒。
2.盆浴法
幫孩子脫掉衣服后,用濕紙巾或者濕毛巾先將屁股上的污漬清理掉,再拖著他們的頭部和雙腿輕輕放入浴盆,讓臀部先入水,再慢慢適應水溫。讓小朋友保持半坐的狀態比較好,既能避免嬰兒產生恐懼感又方便家長進行清理,洗澡時,要托住寶寶的頸部和頭部,再依次清洗。注意,若將小朋友反轉清洗背面,一定要用一只手支撐住寶寶的正面,若媽媽一個人顧及不暇,記得請家人來幫忙,不要硬撐。
3.其他方法
根據每個新生兒的具體情況,可能需要對沐浴的方法做略微調整。新鮮的沐浴方法未嘗不可,不過家長要注意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不要為了一時方便而忽略了寶寶的感受。給新生兒洗澡的順序一般是從頭部和臉部開始,注意保護好寶寶的耳、鼻、耳、嘴,防止進水。醫用棉簽是新手父母的好助手,清潔鼻孔、耳窩、臍窩等部位時都能用的到。頭和臉洗好后就輪到頸部和上半身了,最后是洗下半身。分段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沒有洗到的部位要用浴巾包裹好,防止著涼。
給新生兒洗澡的好處
有些老觀點和老思想認為,大人不能給剛出生的寶寶洗澡,放在生活條件艱苦的從前來看的確如此,那時候不像現在,家里沒有暖氣沒有空調,貿然給剛出生的孩子洗澡很容易著涼受寒。而現在的觀點是提倡給新生兒洗澡的,經常沐浴能夠清潔皮膚,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還能增進寶寶的食欲、提高睡眠質量,對他們生長發育來說很重要。另外,帶孩子洗澡的過程對于母子雙方來說也是一種享受,肌膚的接觸可以增加彼此的感情,是建立親子關系的好機會。
新生兒洗澡前的準備工作
不要小看新生兒沐浴問題,很多新手爸媽都覺得相當棘手。不過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沐浴前的準備工作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1.準備好嬰兒專用的洗浴設備,如浴盆、小毛巾、嬰兒沐浴露、嬰兒爽身粉、浴巾、洗澡帶等等。
2.確保室內的溫度持續穩定在26~28°之間,這個溫度會讓后小孩覺得舒適,不容易著涼,再把室內的窗戶關好,給孩子沐浴時不宜開窗通風。
3.在浴盆內放上溫度適宜的水,一般來說新生兒接受的水溫范圍在37~42°左右,越小的孩子適應能力越差。媽媽們可用手肘或者手腕試試水溫,先倒冷水再倒熱水,以免控制不好放水量。
4.準備好沐浴后立馬要用的東西,如干凈的衣物、尿片等等。不要等到小孩洗完了再匆忙去找,出浴后時間耽誤的越久越容易感冒。
上述內容就是關于怎樣給新生寶寶洗澡的詳細介紹,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怎樣給新生寶寶洗澡的相關問題,可以登錄我們的網站,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