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樣的家長對孩子健康成長會更有利
做這樣的家長對孩子健康成長會更有利嗎?經常聽見一些家長對老師說“孩子最聽老師的話了,希望老師多照顧”等語言,其實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的成長不能假托以他人。也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百般替孩子解脫,讓老師對這樣的家長的也很反感。那么什么樣的家長讓老師更喜歡,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呢?我們一起看看:
1主動承擔家園共育責任的家長
孩子上幼兒園后,有些家長就把教育的責任交給園所,自己當起了“甩手爹媽”。殊不知,幼兒教育并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只有幼兒園和家庭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在幼兒園,除了習得知識,更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品行及個性形成的重要契機,如果家長能夠經常和老師分享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現,并做好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工作,安排好孩子的作息和生活,相信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為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充分理解和信任老師的家長
由于社會上一些個別現象,使得一些家長對老師極度不信任,容易把小事擴大化,如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受傷一定是被欺負了,孩子尿褲子就是老師照顧不到位,回家喊餓就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這些孩子成長過程中原本正常的事,會被一些家長誤解。既然選擇了讓孩子上幼兒園,就要相信老師,對她們的工作表示充分地信任和支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她們手里。所以,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尊重,對老師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3主動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
在孩子的幼兒園教育中,家、園雙方缺一不可,很多工作也需要共同配合,如果家長能主動配合老師,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類親子活動,一定能得到老師更多的認可。比如按時送孩子入園、按規定日期為孩子穿園服、認真輔導孩子完成手工作品等。這些事看似不那么要緊,但如果能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不僅可以拉近家長和老師的距離,也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心,親子關系更加親密。
4積極和老師溝通交流的家長
有的家長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匆忙接送孩子,和老師溝通交流得很少;有些家長對于老師交待的事情并不放在心上;還有些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孩子玩的地方,入不入園都沒關系,甚至不跟老師打招呼就幾天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想要老師更加關注自己的孩子,家長應該和老師保持順暢的聯系,主動把孩子的生活習慣、近期變化或出現的問題等反饋給老師,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長軌跡,并在教育方式上進行不斷調整。
5尊重老師權威的家長
提到幼兒園老師,很多家長都會認為,不就是哄孩子玩嗎,有什么難的呢?甚至有的家長閱讀過一些育兒的書籍,就盲目質疑老師的教學方式,給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帶來了很多不便。不得不承認,有的家長學識水平的確比老師高,也比老師更加見多識廣,但這并不能作為質疑老師權威的前提條件。只有尊重老師,孩子才能從情感上對其產生敬愛,師生間也會相處得更加融洽。
6不功利追求成績的家長
重視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而不是一味追求學習成績的家長更受老師尊敬,有些家長經常會問:“老師,今天我們家孩子認了幾個字啊?”“上幼兒園這么久,好像什么都沒學到。”在有些家長眼里,只有認字、背詩才是孩子進步的標志,并要求幼兒園開設類似的興趣班。過早地認字只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對孩子的成長并不利,殊不知,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只有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更好地促進其成長。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分享的關于“做這樣的家長對孩子健康成長會更有利”的話題,通過分享我們收獲了以上的六種家長讓老師更喜歡,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只有家庭和學校聯系起來才能對孩子的教育更有利,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老師和家長有著共同的心愿,教師也渴求得到家長的信任和尊重,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希望父母做好以上幾點讓孩子更健康!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