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善寶寶吐奶
大家都知道寶寶在出生后,為之每天都要依靠母乳喂養,這樣才能更好的利于身體正常發育,但與此同時在母乳喂養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是有些寶寶會因吃太飽、太急等出現吐奶現象,這讓母親都非常煩惱的事情。那么,怎樣改善寶寶吐奶呢?
“我家寶寶老是吐奶,吃多少吐多少,怎么辦好呢?”
“每次吃完奶后都會給寶寶拍嗝,可還是經常吐奶,到底怎么回事呢?”
“寶寶吐奶正常嗎?會自然而然好起來嗎?”
……
諸如此類的問題,新手媽媽可謂每天都會遇到。每次吃奶后都遵循拍嗝這一環節,可寶寶還是吐得“天昏地暗”,不僅寶寶吃奶不順利,媽媽們還特煩惱。寶寶吐奶真的沒轍了嗎?
溢奶、吐奶,傻傻分不清
首先要說的是,很多新媽媽分不清“吐奶”和“溢奶”兩種情況,認為只要奶從寶寶嘴巴里出來就是“吐奶”了。其實不然。
寶寶溢奶還是吐奶,崔醫生也曾多次提及解答,現簡要概括:
溢奶
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寶寶沒怎么使勁兒,從嘴角就流出來了,甚至稍微肚子一受壓,或是稍微換個姿勢就流出來了,寶寶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這就相當于瓶子的蓋子沒擰好,水從瓶子里流出來。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寶寶6個月以后這種狀況,就自然慢慢會好。
吐奶
是嘔吐,嘔是個動作,嘔完了才吐,表明寶寶有不舒服,胃腸炎、過敏都有可能。
寶寶為什么會吐奶?
令媽媽們放心的是,寶寶吐奶大部分是由生理構造特點引起的溢奶。這是因為小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他們的胃還很小,而且并不像成人那樣向下垂,而是呈水平位,加上胃的出口緊,入口松,所以奶水就很容易返流。
寶寶吃得太急、太飽,吞了比較多空氣或者吃奶后興奮運動的時候更加容易溢奶(吐奶)。還有很少一部分吐奶是由疾病引起的,一般寶寶會伴隨有精神不好、吃奶不香、哭鬧等不舒服的表現。
所以,各位媽媽不用太擔心,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前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
6個方法幫助改善小寶寶吐奶
1、不要喂得過于頻繁、喂得過飽。寶寶吃完奶以后,需要2-4小時才消化排空母乳或者配方奶。寶寶溢奶后,媽媽總是擔心寶寶吃得不夠,每次溢奶后不久又給寶寶喂奶,這樣就會導致寶寶吃得太多,加重溢奶、吐奶現象。
2、要控制寶寶吃奶的速度,吃太快,容易刺激寶寶咽喉、胃部,引起吐奶
2、寶寶的紙尿褲不要抱得太緊,避免腹壓太高。小編建議不要在寶寶吃完奶再換紙尿褲,不然,當他吃飽了肚子在換尿布,被我左翻右翻,不吐奶才怪呢!
3、調整喂奶的姿勢。盡量抱起寶寶喂奶,并且讓寶寶的身體有一定的傾斜度,這樣會比躺著喂奶減少發生溢奶的機會。
其實日常寶寶發生吐奶是很常見的現象,所以家長為之不要太有所急躁,積極的找出因什么因素而引發寶寶出現吐奶的,平時媽媽們不要過于頻繁的喂太飽,并且合理控制寶寶的吸奶速度,適當調整一下喂奶姿勢等,為之這樣才能避免發生吐奶現象。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