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留守兒童
留守學生的問題集中反映在學習成績較差,行為習慣不好,心理不健康等諸多問題,其中心理健康問題最嚴重,也是產生其它問題的根源所在,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去調節留守生學習心理,有效地排除留守生的學習心理障礙,引導他們走出壓抑的心理低谷,培養其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成為教育和轉化留守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成績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是一名農村小學的班主任,我班共50名學生,其中留守孩子就有20名,他們中大部分因缺乏家教或無人管理而存在著一些問題。有的精神憂郁,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放蕩無忌,甚至有的通宵上網,成為“問題學生”。例如:張楊就是其中的一個。上一年級時父母鬧離婚,雙方都想要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不穩定、不和諧的家庭中,張楊變得更加孤僻,整天沉默寡言,無心學習,經常不完成學習任務。孫文青二年級時父母離婚了,他被判給父親,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而兩位老人只注重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很少注意對孩子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以及培養孩子的優良品質。在農村,像這樣的留守兒童還很多。存在的問題也很多,作為班主任,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去幫助他們。
1、用“愛”彌補留守生情感的缺失,為他們營造寬松的教育環境。
許多留守生,特別是女生,感情細膩,需要老師更多的關愛,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溫暖的問候,就是消除他們心靈陰郁的“靈丹妙藥”。只要我們用的恰當,的確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在心理我們要對留守兒童高度重視,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既要教他們成才,更要教他們做人。多開展活動,讓留守生融入集體,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于創新的好品質。要主動關心愛護留守生的學習、生活,定期向家庭反映孩子在校表現及學習情況,努力取得家長的配合,促進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健康成長。
2、多和留守生“促膝談心”健全他們的性格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煩惱與沖突需要傾訴的對象,需要有人能夠告訴他們怎樣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由于留守生父母不在身邊,即使父母有時回來看他們,但他們又對父母充滿“怨恨”,從不和他們敞開心扉。對自己的監護人,又心存“戒心”。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他們的性格很容易走向極端,甚至對整個社會充滿不信任,漸漸地性格會扭曲。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在關心他們生活的基礎上,和他們談心,滲透對生活的認識。
3、加強與“監護人”溝通,矯正其不良“行為”。
由于留守生有的寄居在親戚家里,親戚監護也會礙于身份,對孩子的教育往往不好過于說教,怕產生誤會,給孩子造成寄人籬下的感覺,往往對其行為也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這樣一來留守生就會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由于有的留守生處境困難,親戚就加倍的愛他,每次在吃和穿方面都比自己的孩子要好得多,每次在與自己孩子發生矛盾時,總是責備批評自己孩子,漸漸得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性格,這種性格也帶到了班級,每次與同學發生矛盾總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于是我找他們的親戚,告訴他們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合格意義上的監護人,要經常與孩子溝通,對他們犯的錯誤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加以約束管教,這樣才能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4、用心輔導,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上的障礙,培養自信心
由于留守生父母不在身邊,對于孩子的學習無從監督和輔導。有的我留守生學習困難,監護人又由于家庭負擔過重,繁重的農活讓他們沒有閑暇顧及的留守生學習。作為班主任我每天利用休息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幫助他們找到學習上的一些誤區,教會他們學習的一些方法。使他們對學習也感興趣,也充滿了對生活的自信。
如今社會上的留守孩子很多,他們需要更多的人來關心和愛護,這件事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努力!讓留守兒童也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讓他們明白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是全社會都在關注著他們,更多的親人都在注視著他們,關心著他們!讓孩子感受到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
怎樣才算是留守兒童呢現在的社會發展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外出打工的人非常多,他們給新農村的建設帶來了很多的財富,其實也給孩子帶來一些很多的問題,
-
不利于孩子成長得做法你家有嗎不利于孩子成長得做法你家有嗎?隨著經濟大潮的沖擊,在金錢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到外地去謀生,自然是結婚后大多數都是
-
留守兒童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留守兒童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呢?“留守”這個詞在現在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元宵將至,在城里打工的父母開始陸續返城,留守兒童和留守
-
為什么中國留守兒童現象那么嚴重提到我國的留守兒童,大家都不驚訝也不陌生,留守兒童是我國民生問題中的一個大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幫助。那么到底是
-
美麗的明星媽媽也堅持母乳喂養母乳喂養會導致乳房變形身材走樣嗎?這個問題一直被很多人危言聳聽,傳得沸沸揚揚,這也導致很多愛美的媽媽們因此放棄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