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撫養寶寶問題多
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寶寶攻擊行為越來越強這是為什么呢?父母還在找原因嗎?對于孩子的行為問題又如何解決呢?看看專家的建議及說法吧。
幼兒行為問題
2-3歲幼兒比4歲以上的兒童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出現打人、不聽話、害羞、悶悶不樂等情況。專家表示,由于2-3歲的幼兒主要在家庭散居,自身的性格也剛剛開始建立,因此對家長的依賴性更強,如果家長的教育方法、養育方式等方面出現問題,對他們的心理影響會更大。調查結果表明,家長如果對孩子百依百順、粗暴打罵,或者干脆讓老人單獨撫養孩子,幼兒出現行為問題的幾率要高出一倍以上。
2歲多的雯雯被家長送到保育院還不到半年,老師就告訴家長,孩子跟小朋友們相處非常勉強,有很強的攻擊行為,玩得興奮時會連著推倒3個小朋友,或是往小朋友嘴里塞樹葉,而且攻擊時總是笑嘻嘻的,像開玩笑,對方反應越強烈她笑得越開心。專家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是其家長過于溺愛。雯雯平時由姥姥照看,老人對孩子過于溺愛,不僅全部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經常告訴孩子不能“吃虧”,要霸道一些,打別人可以但不能讓別人欺負。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100名被調查幼兒中行為問題檢出率為30%,而該中心此前對本市257名4-6歲兒童的調查結果表明,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4%。專家表示,相關研究顯示,2-3歲幼兒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0.6-44.2%,4-16歲兒童的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0.5-15.3%,這兩次調查也符合這一數據。本市2-3歲幼兒已經出現相當多的心理問題,檢出率明顯高于4歲以上兒童,其原因主要是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由于主要在家庭散居,自身的性格也剛剛開始建立,因此對家長的依賴性更強,如果家長的教育方法、養育方式等方面出現問題,對他們的心理影響會更大。在此次調查的100名幼兒中,有12個孩子的家長采取百依百順、粗暴打罵、放任不管等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導致這些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達到58.3%,家長教育方法正確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為26.1%;12個由祖父母單獨撫養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為58.3%,而由父母撫養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僅為25.8%。
此次調查的100名幼兒中有89人為獨生子女,普遍具有任性、暴躁、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當他們的意愿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以攻擊的方式發泄情緒,獲得心理平衡。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家長采用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子女出現行為問題的比例明顯升高,說明家庭教育態度和方式對幼兒心理健康有較大的影響,家長應多采取耐心、鼓勵、啟發、引導等方式,避免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另外,隔代撫養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任性等不良個性,過分保護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形成,導致孩子產生怪異的心理和行為、人格的偏離、暴力傾向加劇等情況,因此還是應倡導父母親自撫養子女。再有,調查也發現,與外界接觸較多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為27.5%,低于與外界接觸較少的幼兒(55.6%),因此家長平時應該多帶孩子接觸外界。
專家強調,2-3歲是兒童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兒童許多不良行為都是模仿而來。
主要問題檢出率表現
攻擊行為18%不聽話、經常打人
退縮行為16%害羞、不活躍、動作遲鈍
抑郁10%悶悶不樂、過度恐懼
總之,父母應該注意撫養方式以及教育方式,不讓孩子受到不良刺激,讓寶寶健康成長發育。
-
怎樣才算是留守兒童呢現在的社會發展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外出打工的人非常多,他們給新農村的建設帶來了很多的財富,其實也給孩子帶來一些很多的問題,
-
不利于孩子成長得做法你家有嗎不利于孩子成長得做法你家有嗎?隨著經濟大潮的沖擊,在金錢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到外地去謀生,自然是結婚后大多數都是
-
留守兒童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留守兒童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呢?“留守”這個詞在現在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元宵將至,在城里打工的父母開始陸續返城,留守兒童和留守
-
為什么中國留守兒童現象那么嚴重提到我國的留守兒童,大家都不驚訝也不陌生,留守兒童是我國民生問題中的一個大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幫助。那么到底是
-
美麗的明星媽媽也堅持母乳喂養母乳喂養會導致乳房變形身材走樣嗎?這個問題一直被很多人危言聳聽,傳得沸沸揚揚,這也導致很多愛美的媽媽們因此放棄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