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的孩子 需要更多的愛
現在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很多,據調查發現,其實他們需要更多的呵護與關愛。
到了這樣一篇報道,一名16歲的離異再婚家庭的孩子,因為覺得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于是離家出走,決定獨立生存。當父母找到他時,任憑父母怎么勸說,他都鐵了心不肯回家。孩子離開的理由很簡單,他覺得母親和繼父根本不愛他,他在家中感覺不到溫暖,這迫使他決定離開家庭獨自生活。
看完報道后,我很難理解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16歲,畢竟還是一個無法獨立自由生活的年齡,但他卻過早地選擇離開家庭和學校去獨自闖蕩。不僅僅只是這名少年,據相關研究顯示,離異、單親、再婚家庭的孩子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存在著更多的心理問題,這些孩子往往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加敏感、脆弱、孤僻、冷漠。這樣的家庭中的孩子是最無辜的,因此,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這一特殊的群體,讓更多這樣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父母離異往往會使孩子的安全感喪失,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以后該怎么辦呢?所以,作為離異家庭的家長應該耐心地開導孩子,雖然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問題,但爸爸和媽媽仍然會深愛你,一樣會給你幸福的生活,在心理上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會拋棄他。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更要關注孩子細微的心理變化,多給孩子生活上的關心,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疏導。這樣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因為父母的離異而發生變化。另外,作為離異再婚家庭的家長,更要轉變好自己的角色,扮演好繼父或繼母的角色,視那些孩子為已出,真心付出,孩子自然就會接受你。
學校對離異家庭的孩子應該傾注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愛。要引導別的孩子端正態度,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那些來自離異家庭的孩子。要關心這些孩子平時的所思所想,掃除他們心理上的顧慮。同時還要及時了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創造一切條件去幫助他們克服和解決,讓他們覺得學校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庭,老師是自己的又一個親人,這樣就會讓他們的心里充滿溫暖。有了這么多人來關心這些孩子,他們自然會奮發圖強,樹立堅強的生活信念。
要讓來自離異家庭中的孩子健康地成長,也離不開社會的支持。社會要倡導家庭責任感的教育,讓家長們時刻明白,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為培養下一代盡心盡職。加強家庭責任感教育,有助于降低離婚率,有助于家庭和睦。大家都來關心離異家庭的孩子,這些花朵才能不會過早地凋零。
-
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危害啊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的生活中離婚率也是越來越高了,而且離婚也是特別普遍的一種社會現象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對于自己
-
父母離婚了你會做如何選擇父母離婚了你會做如何選擇呢?離婚這個詞現在已不是新鮮的詞語了,好像離婚率越來越高了,但是離婚后父母解脫了,可是受到煎熬的
-
單親家庭教育孩子的四大注意事項單親家庭怎么教育孩呢?如今社會,離婚率非常的高,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是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加脆弱,
-
離異父母看過來!這樣做才不會傷孩子的心隨著人們觀念的開化,夫妻間由于感情不和睦,選擇離異的幾率越來越大。夫妻之間離異是常見的,但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夫妻雙方還
-
離異給孩子帶來的影響父母知道嗎?隨著社會觀念的開放,離婚不再成為一件稀奇的事情,整個社會的離婚率曾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背后的一些問題,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