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郁癥父親更容易體罰孩子
新華社上午電 美國研究人員14日公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抑郁癥傾向的父親更易體罰孩子,比例比正常父親高大約兩倍。
這項調查名為“脆弱家庭與兒童幸福研究”,由尤妮斯·肯尼迪·施賴弗全國兒童健康和人類發展學會資助,涉及1746名孩子滿一周歲的父親。
研究人員就是否體罰孩子、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玩游戲和教孩子唱歌4項內容調查這些“新爸爸”。
調查顯示,41%父親抑郁癥患者打過孩子,正常父親體罰孩子的比例為13%;每周至少給孩子講3次故事的父親中,父親患抑郁癥的人數不及正常父親一半;在是否陪孩子玩游戲和教孩子唱歌2項內容中,兩類父親表現差別不大。
這份報告14日刊登在美國兒科學會主辦的《兒科》雜志上。
父親抑郁癥指一些人成為父親后因不適應角色轉換而出現抑郁癥狀,包括內心憂愁、體重迅速增加或減少、精力無法集中、易疲勞、常失眠、易動怒、對先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等。
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兒科醫生克萊格·加菲爾德說,全球大約5%至10%的父親可能會抑郁。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尼爾·戴維斯說,父親抑郁癥與體罰孩子之間存在關聯。人們抑郁時容易動怒,可能導致父親體罰孩子。
由于父輩的心理健康可能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父親抑郁癥近年來引起社會關注。一些研究說,成為父親后的最初5年內患抑郁癥幾率最高。
兒科醫生加菲爾德說,現階段“新爸爸”患抑郁癥的比例與15年前“新媽媽”患抑郁癥的比例相當。
他說,“患父親或母親抑郁癥的人可能以一種消極方式對待孩子”,父母與孩子相處時應注意方式,避免過激行為。
他同時提醒,父母應注意對方是否出現抑郁癥狀或存潛在可能。如果抑郁癥狀持續兩周以上,需接受醫生輔導和治療。
相關文章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