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愛孩子呢
所有的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而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限的,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注意方式問題的,不能盲目的愛孩子,必須讓孩子接受才行,這樣才能滿足孩子的愛,不然孩子缺乏的愛時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未來。
“特別狠心特別愛”是綠色地、科學地愛孩子。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享受的父母之愛應該有所不同,這是父母要把握的分寸。孩子從嗷嗷待哺到咿呀學語,再到蹣跚學步,處在弱小漸長的過程之中,缺乏基本認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來傷害的能力,猶如一顆小草非常脆弱,經不住任何風霜雪雨的摔打。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親的精心呵護,一絲親子之愛就如一泓清泉,會無聲地滋潤著孩子的成長,母親也會從孩子的快樂成長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和滿足。但當孩子進入童年、少年以后,就應該盡量把父母之愛的劑量科學化。否則,補藥就成了毒藥,毀掉孩子前程的最大的罪魁禍首就是父母了!
“特別狠心,特別愛”是有溫度、有理智地愛孩子。
愛是一門藝術,這里面最難把握的就是情緒。
愛孩子是正常的,但是現在的父母恨不得天天把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的愛就變成了感情用事、失去理智的愛。這是以愛的名義,行自私之實,是在精神上和肉體上對孩子的摧殘。“特別狠心,特別愛”,以理智的胸襟包容孩子犯錯誤,以溫暖的笑容鼓勵孩子改正錯誤,使孩子的生命之樹奮力向下自己扎根,直到長為參天大樹。
“特別狠心特別愛”是有犧牲、更有智慧地愛孩子。
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這受苦的同時也是享樂,這奉獻的同時也是收獲,這犧牲的同時也是滿足。所以,愈有愛心的父母,愈會感到所得到的遠遠大于所給予的。這些愛猶如涓涓溪流匯集心間。但是,生命的本能是不斷破繭而出,過多牽連,過分束縛,以愛為名的犧牲與奉獻最終卻成了孩子的監牢。
其實,父母愛孩子的犧牲也是要講智慧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種雕,雌雕每天要飛行200英里尋找一種堅硬、帶刺的鐵樹樹枝筑巢,上面鋪以樹葉、羽毛、雜草、防止幼雕被刺扎傷。隨著幼雕漸漸長大,雌雕故意將安樂窩打破,幼雕就拼命撲打著翅膀,接下來的事情是:它們終于會飛翔了。帶刺的巢穴,是一種深沉的母愛,更是一種博大的智慧。
為了孩子,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愛。
“母愛”是個古老話題,回顧歷史,“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成為千古美談。母愛又是一個嶄新的話題。因為母愛雖然是母子之間的親情,但人們都生活在現實社會,母愛又不可能不受社會生活的影響。因此,母愛雖然具有天性、本能的方面,但它又不僅僅是一種天性。社會的變遷,時代的進步,影響母愛的“變數”越來越多,使母愛具有許多嶄新的時代特征。
我的孩子在10多歲之前已經習慣了我100%的厚而膩的母愛,我通過仔細觀察、學習、實踐身邊猶太父母的家教方法,對我的家庭教育實施了理念改革,中途更換教育理念和方法,孩子肯定會有一個階段的不適應,畢竟是重打鼓另開張,不是從出生開始而循序漸進的。
很感恩生活,中國化了的猶太家教讓孩子們發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在孩子們的性格中發酵,幫助他們在年輕時就取得工作上的成就。這同時也證明了猶太中產階級發展的家教辦法確實很有價值,即使被我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母親中國化,卻仍然可以發揮功效。
總之,家長要學會愛孩子的方式問題,可以學習上面的方法來愛孩子,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愛,讓孩子有個好的未來。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