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會阻擋孩子語言能力發育
有的孩子非常聰明可愛,語言組織組織能力也非常強。除了能說一些字詞還能說出一些不長的句子,這讓每個父母都感到開心。可是有的孩子也是非常聰明可愛,但就是語言能力卻是跟不上,孩子不愛說話,到了該學話的年齡了,卻還是什么都不說。
這可怎么辦?這種孩子不肯說話的現象讓很多父母產生了深深的擔心。
怎樣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呢?
發育正常的孩子在1歲左右會喊“爸爸”“媽媽”,1歲半時能講出一些簡短句子。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還不會講話,或者只會講如“爸”“媽”等幾個字,就可以認為講話能力發育遲緩了。
講話是人的一種本能,是一種為達到某種需要而采取的交流手段。
愿望得不到滿足,正是刺激孩子講話欲望的時候。但一些家長為不讓孩子哭鬧,總是盡快滿足其愿望。這樣,就丟失了一次很好的學講話機會,形成習慣后便阻礙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
如果孩子試圖要餅干,家長可拿出餅干后,并不馬上給孩子,而是教他說“餅干、餅干”,直到孩子說出“餅干”這個詞,再把餅干給孩子。
這樣做既教會孩子說話,也教會了孩子識記事物。家長應利用滿足孩子的生活愿望來培養孩子語言能力,促進孩子的智力開發。
看來要想讓孩子多說話,家長得學會裝“糊涂”才行,明明弄懂了孩子的意思卻要裝作不明白,這樣才能“逼”著孩子張口說話呢。
相關文章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