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7種愛把孩子慣成“動物”
家長對孩子的愛總是無私,也總是源源不斷,但是有時候愛會成為一種甜蜜的負擔,太過的愛就可能會害了孩子,會把孩子慣成“動物”。
1.有回報的愛,不讓孩子做“白眼狼”
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但母愛所帶來的危害也往往正是因為這“無私”。母親像大地一樣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其精神固然高尚,但若一不小心,也可能“愛你成了害你”,培養出一些白眼狼來。“關心他人”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本能,但如果長期處在被關心的環境中,這種本能就會弱化。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白眼狼”,一個不孝順的人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2.有距離的愛,不讓孩子做“金絲雀”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不會長久地呆在母親翅膀的庇護下。他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而不是做籠中的“金絲雀”。孩子終究要走向社會,做一個獨立的人。況且,進入了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學會飛的小鳥,他們渴望尊重,而這尊重大多數時候就是“距離”的代名詞。父母恰當地保持距離,既有助于維護親子間的關系,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3.有限度的愛,不讓孩子做“寄生蟲”
現在因為學業繁重,許多媽媽成了“后勤部長”,家務全包不說,還要幫著孩子擇校、打聽考試信息、跟老師處好關系……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可是,學習好就能應對人生的各種問題了嗎》只會學習的人跟寄生蟲有何區別?每年大學新生報到之際,都是父母們最忙的時候,他們幫著孩子忙里忙外的,而孩子們卻袖手旁觀。孩子要獨立生活了,父母們想幫孩子做點事,這是人之常情。但做什么事?是做點實際的勞動,還是教給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兩者的差別卻很大。
相關文章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