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可產生的負面影響
溺愛孩子,不僅會讓孩子能力低下,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還會使孩子價值觀混亂,讓孩子內心無愛。
現在很多寶寶都是獨生子女,一家人都圍著這么一個寶寶團團轉,如此溺愛孩子,勢必會對孩子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家長愛孩子不是錯,但是溺愛孩子反而不利于寶寶的成長。
1、溺愛讓孩子能力低下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較強的能力,學習成績優秀,但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溺愛,使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退化了,這就導致了孩子能力低下。
法國有一對老夫妻,他們五十多歲時才生了一個孩子,于是這對老夫妻對這個孩子百般呵護和溺愛,溺愛到孩子二十五歲的時候,解大便還得父母幫助。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這二位老人不在了,這個孩子怎么生存?這對老夫妻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讓孩子動手,導致了孩子所有的能力、所有的本能都消失了。
雖然這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但卻給每位家長敲響了警鐘。為了增強孩子的能力,我們堅決不能溺愛孩子,要理智地愛孩子。
2、溺愛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由于我們的溺愛,孩子的各種能力都被掩蓋了,如果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會遇到各種障礙,于是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不喜歡學習,最后厭學,甚至輟學。當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時,緊跟著其他的毛病就都出現了。所以,厭學的孩子幾乎都是在溺愛中長大的,為了孩子,請家長們遠離溺愛吧。
3、溺愛使孩子價值觀混亂
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腦里邊裝著一些混亂的價值觀念。因為一直生活在溺愛的環境中,他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然后就會覺得他不需要這些正確的價值觀,覺得自己滿足就可以了,甚至他的思維就停滯在那種感覺里。當他走向社會后,就會發生一系列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對很多問題,比如原則性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等,全部處在混亂狀態中。這都是溺愛孩子產生的惡果。
愛孩子,并不意味著為孩子包辦一切。愛孩子,并不意味著孩子需要什么就給什么。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和成長所需要的精神養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將來要獨立地去面對世界、面對社會、面對生活,所以,父母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最重要,要讓孩子在廣闊的天地里去鍛煉,去實踐,去學會如何應付危險的局面。
4.溺愛讓孩子內心無愛
獨生子女從誕生那天起,就把全家的目光吸引過來了。因為是獨生子,所以各個方面都會受到關注。孩子整天都被這種溺愛包圍著,內心就沒有愛了:因為孩子只知道接受愛就不懂得付出愛了。一般來說,孩子要真的愛別人,首先要和別人建立聯系,然后他才能產生對別人的愛。但大量的獨生子女情感非常冷漠,而對別人愛的需求卻非常貪婪,甚至寫作業的時候也得媽媽陪著,不陪就不行。孩子應該得到愛,但更應該把愛回饋給別人,這樣,孩子才能有一種幸福的體驗。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